繁体 滿堂紅
注音 ㄇㄢˇ ㄊㄤˊ ㄏ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满堂红 mǎntánghóng

(1)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all-round victory;success in every fiel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成语用法

满堂红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处处兴旺。

引证解释

⒈ 灯名。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我家公波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
清翟灏《通俗编·器用》:“《暖姝由笔》:‘满堂红,彩绢方灯也。’按,今所谓满堂红,其製又别,盖属近时起矣。”

⒉ 紫薇的别名。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花》:“紫薇一名满堂红。”

⒊ 比喻全面胜利或到处兴旺。

《红旗歌谣·东风歌》:“天上红云挤乌云,地上东风压西风,资本主义寒冬到,社会主义满堂红。”
《工人歌谣选·春庭三月花开遍》:“一月开门满堂红,争取二月红更红。”
郭小川《胜利矿》诗:“日日满堂红,一连五个月打破定额。”

满堂红的国语词典

古代喜庆时悬挂的彩绢、方灯或烛台。

如:「棋局结束,他得了个满堂红,高兴得跳了起来。」

满堂红的网络释义

满堂红 (千屈菜科植物)

  • 满堂红学名为紫薇,亦称:百日红、猴郎达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米,树身大可抱合。紫薇是长寿树,可活500年以上,仍开花繁茂。中国现存有许多古紫薇树。青岛市种植紫薇盛行,中山公园内有紫薇路,有百年以上树龄的紫薇。
  • 满堂红 (汉语词汇)

  • 满堂红,汉语词汇,出自《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等书,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 满堂红的翻译

    日语: 全面的勝利 (ぜんめんてきしょうり)
    俄语: полный успех

    满堂红造句

    丽晶殿加推合府团圆宴和花开富贵宴两款团年饭套餐,包含多道意头菜式,喜庆满堂红、满堂笑哈哈、点心糖水。
    搭建一棵圣诞树放在家中,用绿色冬青做枝叶,用红色珠球做果实,把红色烛光放在树顶上照亮,满堂红光摇曳。喜庆吉祥美满幸福,愿你平安夜做个好梦!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祝福饱满。在这蓄势待发的小满节气祝你工作满堂融融,财运满堂红火,福气满堂济济,生活美美满满!
    城中涨价的也不在少数,满堂红丹凤街店店长韩嵩告诉记者,近期经手的一笔单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商用车产销形势略逊于乘用车,但同比也有了近四成的增长,年底收获满堂红已成定局。
    满堂红酒楼是一家综合性酒店。
    请转告他,我是满堂红地产公司的贺小姐,请让他复我电话好吗?
    红蛇白猴满堂红,合婚相配乐融融;下吉青兔黄狗古来有,合婚相配能长久。
    满堂红西槎分店黄店长如是说。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愿你口袋饱满,钞票不断;愿你身体丰满,健康无限;愿你爱情美满,阳光灿烂;愿你工作搏个满堂彩,成功令人羡;愿你日子过得满堂红,快乐天天见。总之,你一定要幸福满怀,好运满屋,福气满满当当,生活圆圆满满。
    他这学期的学习成绩夺得了满堂红。
    近期有多位实力派歌手大发神威,个唱卖个满堂红,先有李克勤、叶德娴,后有林忆莲及刚刚出碟的梅艳芳。
    据满堂红、合富辉煌、中原地产等中介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像陈先生这样活跃在广州各个新盘之间的短线炒家其实为数不少。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问候饱满,祝福圆满。祝你工作满堂彩,财运满堂红,福气满满当当,生活美美满满,一切满满意意。小满愿你幸福满怀!
    好啊,说明我侄小子还是员虎将,把你造个沟满壕平,飞赤扬彩,弄了个满堂红。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问候饱满,祝福圆满。祝你工作满堂彩,财运满堂红,福气满满当当,生活美美满满。小满愿你如意开怀!
    为老人祝寿的宴席上,一大家人满堂红火,儿子儿媳举杯拜寿,孙子孙女鞠躬祝福,说不尽的吉祥,道不完的安康,盘盘盏盏漾满甜香。
    勇敢表白,大胆说爱,博得幸福满堂彩;努力拼搏,时不我待,博得事业满堂红;笑看人生,几多豪迈,博得快乐满天飞。小满时节,愿君努力,满载而归!
    小满节到,祝福圆满,工作顺利‘满堂彩’;财运笼罩‘满堂红’;福气当头‘满身松’;生活幸福‘满如意’;一切顺利‘满心意’小满祝你幸福满怀。
    满园风光好节气,满目青山好景致,满沟满谷花遍地,满山遍野绿打底,满面红光容颜好,满舌生花祝愿你,满有把握成功多,满心欢喜幸福溢,家里家外满堂红,小满节气财满地!

    汉字详情

    mǎn [m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AGW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TM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 同本义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笑容);满天星(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满眼(充满视野);满堂(充满堂上);满衍(布满平野,遍野);满肚子(满肚皮。充满肚皮;充满心中);满实(充盈);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满听(满耳);满溢(太多而漫出);满生生(很满的样子);满心(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满礼(满理。充足的理由);满顶(不留余地);满饮(斟满而饮)

    (4) 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满散(功德圆满时的散斋;为祈祷、祝寿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满日(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满服(服丧期满);满破(最多;大不了);满话(没有回旋余地的话);拉满弓(又叫满把)

    (6) 通“懑”。烦闷

    …欢欣愤满以送之。——《说苑·善说》

    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形容词

    (1) 饱满;丰满

    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吕氏春秋·审时》

    (2) 郁闷,闷塞不畅

    必至下胀而上满。——《老残游记》

    (3) 全,整个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坐宾客。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 又如: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满天打油飞(方言。谓到处游荡,没有落脚的地方);满处(到处);满世界(到处);满堂(整个堂上);满岁(一年,整年);满处(犹到处)

    (5) 自满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大禹谟》

    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6) 又如:满大(自满自大);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满假(自满自大);满望(满足所望)

    (7) 特指月圆 。如:月满(月圆);满魄(圆月)

    名词

    (1) 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2) 姓

    副词

    很——表示程度 。如:满对;满高兴

    英文翻译

    fill; full, 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mun5

    宋本广韵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IP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R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hall; governmen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