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冒

kuì mào [ kui mao]
繁体 潰冒
注音 ㄎㄨㄟˋ ㄇㄠˋ

词语释义

冲决泛滥。

词语解释

  1. 冲决泛滥。

    宋 苏轼 《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 龙门 、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亦有溃冒衝突可畏之患。”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 禹 疏九河,过家门不入,而东南鉅野无溃冒渰没之患者,七百七十餘年。”

引证解释

⒈ 冲决泛滥。

宋苏轼《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 、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亦有溃冒衝突可畏之患。”
清刘大櫆《送张闲中序》:“禹疏九河,过家门不入,而东南鉅野无溃冒渰没之患者,七百七十餘年。”

溃冒的网络释义

溃冒

  • kuì mào ㄎㄨㄟˋ ㄇㄠˋ 溃冒
  • 冲决泛滥。 宋 苏轼 《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 龙门 、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清 刘大櫆 《送张闲中序》:“ 禹 疏九河,过家门不入,而东南钜野无溃冒渰没之患者,七百七十馀年。”
  • 汉字详情

    kuì,huì [kui,hui]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KHM
    五行:
    仓颉: ELMO
    四角: 35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2) 同本义

    溃,决也。——《说文系传》

    溃,漏也。——《说文》

    溃,旁决也。——《苍颉篇》

    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水经注·河水》注

    沸溃渝溢。——木华《海赋》。注:乱流貌。”

    溃淡淡而并入。——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

    渟涔障溃。——《文选·长笛赋》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上》

    溃渭洞 河。—— 班固《西都赋》

    (3) 又如:溃围(突围);溃冒(冲决泛滥);溃溢(堤防崩溃,洪水泛滥);溃滥(溃决泛滥);溃渱(水流广大的样子);溃溃(水流的样子);溃流(谓水喷涌而出);溃濩(波浪相激汹涌的样子)

    (4) 引申为冲破

    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夜:当夜。)——《史记·项羽本纪》

    (5) 战败;大败

    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荀子·议兵》

    而民不至于惊溃。——宋· 苏轼《教战守》

    夹攻潼关,官军大溃。——《旧唐书·黄巢传》

    (6) 又如:溃窜(四处逃散);溃亡(失败逃散);溃走(败逃);溃奔(败逃);溃却(失败而退却)

    (7) 毁坏

    燔溃其祖庙。——《墨子·非攻》

    (8) 又如:溃裂(崩溃);溃遁(崩溃遁逃);溃坠(崩溃)

    (9) 腐烂

    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周礼·疡医》

    八方分崩,中夏鱼溃。——《后汉书·刘陶传》

    发溃痈肿。——《素问·五常正大论》

    涉寒暑不溃。——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溃痈(恶性脓疮溃疡);溃引(溃烂漫延);溃裂(溃烂;破裂)

    (11) 达到

    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明· 刘基《卖柑者言》

    英文翻译

    flooding river; militarily defeat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 潮州话:戈威6(愧)

    宋本广韵

    mào,mò [mao,mo]
    部首: 458
    笔画: 9
    五笔: JH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BU
    四角: 60600

    详细解释

    mào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 “帽”的古字。帽子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3) 又如:冒絮(头巾)

    (4)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

    (5)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

    (6)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

    动词

    (1) 戴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

    (2)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舟人冒利。——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

    (3) 又如:冒色(贪恋女色);冒没(贪图;贪得);冒荣(贪图荣耀);冒乱(贪恋淫乱);冒货(贪财)

    (4) 盖蒙

    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

    善恶相冒。——《汉书·翟方进传》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冒阴(笼罩着阴影)

    (6) 不顾;顶着

    冒风驰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惟冒险也。——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冒突(冒进直前);冒夜(不顾黑夜);冒死(不顾生命危险);冒寒(冒着寒冷);冒刀(迎着刀锋)

    (8) 向外透;往上升 。如:冒忿(泄恨);冒烟

    (9) 假冒

    冒其未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0) 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

    (11) 侵犯;违犯

    习俗薄恶,民人抵冒。——《汉书·礼乐志》

    其君贪冒辟邪。——《国语·周语上》

    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冒使君。——明· 高启《博鸡者事》

    (12) 又如:冒撞(冒犯,唐突;莽撞);冒突(冲冒;冒犯);冒昧(冒犯,无知而妄为);冒文(违犯法令条文);冒法(违犯法规)

    (13) 蒙受;承受 。如:冒恩(承受恩泽);冒拜(承受官爵)

    (14) 通“媢”。嫉妬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15) 通“懋”。勉励

    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书·君奭》

    形容词

    (1) 冒失;冒昧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

    (2) 又如:冒势(鲁莽,莽撞);冒失鬼;冒不失(方言。轻率,鲁莽);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risk, brave, da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m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 met8 [客英字典] mau5 [海陆丰腔] mo6 mau6 [梅县腔] mau5 [陆丰腔] mo6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东莞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 潮州话:mau6 m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auh/mawmɑu

    溃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