湔祓
词语释义
湔祓
(1) 涤除污秽、恶习
词语解释
见“ 湔拔 ”。
洗涤。
宋 黄庭坚 《跋与徐德修草书后》:“数年来犹觉湔祓尘埃气未尽,故不欲为人书。” 金 元好问 《云岩》诗:“ 观州 爱玩频湔祓,民部平生几薰沐?”
指洗雪罪名。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邓子久中丞被害》:“ 潘公 或自以万里孤踪,威惠尚未周浹,而 之铭 在 滇 日久,私党蟠结,骤难参撤,既须与之共事,不得不为之湔祓以安其心歟?”
引证解释
⒈ 见“湔拔”。
⒉ 洗涤。
引宋黄庭坚《跋与徐德修草书后》:“数年来犹觉湔祓尘埃气未尽,故不欲为人书。”
金元好问《云岩》诗:“观州爱玩频湔祓,民部平生几薰沐?”
⒊ 指洗雪罪名。
引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邓子久中丞被害》:“潘公或自以万里孤踪,威惠尚未周浹,而之铭在滇日久,私党蟠结,骤难参撤,既须与之共事,不得不为之湔祓以安其心歟?”
湔祓的国语词典
洗除不祥。多指到水边修禊。金.元好问〈云岩〉诗:「观州爱玩频湔祓,民部平生几薰沐。」也作「湔拔」。
湔祓的网络释义
湔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前声。本义:水名。湔水,在四川)
(2) 用水洗
湔,濯也。——《三苍》
湔,洒也。——《广雅》
谁道湔裙人远。——王沂孙《南浦·春水》
湔浣肠胃,漱涤五藏。——《史记》
(3) 又如:湔除(洗去污秽);湔汰(洗涤);湔刷(洗刷);湔拂(清洗、涤除)
(4) 洗雪(耻辱);清除(过失、罪责等)
近降赦恩,谋反大逆,皆蒙湔雪。——《金史·张特立传》
(5) 又如:湔雪(洗刷罪名,昭雪冤屈);湔改(洗去罪责,悔过自新);湔贷(洗罪赎罪);湔洒(洗刷,洗雪)
(6) 浸入,浸润 。如:湔润(浸润);湔拂(浸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en1 [客英字典] zien1 [台湾四县腔] zien1 [梅县腔] zien1 [宝安腔]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jian1
◎ 潮州话:之嫣1(笺)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前 | 昨先 | 從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zen/dzen | dzʰi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表示与祭神有关。本义: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2) 同本义
祓,除恶祭也。——《说文》
祓,祭也。——《尔雅·释天》
祓禳于四方。——《左传·昭公十八年》
王其祗祓监农不易。——《国语·周语》
帝祓霸上。——《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祓楔(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祈求福佑的祭礼);祓禳(除凶之祭);祓殡(祭于殡以除凶邪)
(4) 清除;消除 。如:祓瑕(除去缺点);祓濯(除垢使洁;清除污毒);祓斋(洁身斋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海陆丰腔] f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拂 | 敷勿 | 滂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pʰĭuət | phyot/phi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