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

dàn huà [ dan hua]
注音 ㄉㄢˋ ㄏㄨㄚ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淡化 dànhuà

(1) 使海水变成淡水

desalination(of sea water)

(2) 弱化,减化

淡化宗派意思
weaken

词语解释

  1. 减弱或减轻。

    《花城》1981年第6期:“为什么孩子不能淡化悲痛呢?”

引证解释

⒈ 减弱或减轻。

《花城》1981年第6期:“为什么孩子不能淡化悲痛呢?”

淡化的国语词典

减轻、减弱物质中的成分。

如:「阿拉伯半岛上临海的国家多将海水淡化,作为日常的饮用水。」

淡化的网络释义

淡化

  • 淡化:汉语词汇
  • 淡化:庄心妍演唱歌曲
  • 淡化 (汉语词汇)

  • 淡化是指减轻或者减弱。在人际关系等层面,淡化是指由原本有交往到减少交往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对社会发展无利的行为。
  • 淡化的翻译

    英语: to water down, to play down, to trivialize, to weaken, to become dull with time, to desalinate, desalination
    德语: entsalzen (V)​, verblassen (V)​, verwässern (V)​

    淡化造句

    去眼袋的同进还能淡化黑眼圈。
    反渗透已成为海水淡化和苦咸水脱盐最经济的技术之一。
    英国也在淡化侯鸟造成的威胁。
    为此,家长和学校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淡化分数意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千万不要随意把分数低的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
    高方运功护体中,渐觉那股威压已然淡化,知是面前的场景吸引了那人的注意,于是当机立断,纵身跃起,运掌如刀,朝着记忆中那人所在的方位,直劈而下。
    发电厂现场内的一个海水淡化厂提供给本厂所需的冷却水。
    新的试验性疫苗包含一种被淡化的结核杆菌,它来自于一种目前的疫苗。
    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
    但专家们对“雄风三型”导弹看似挑衅性的展示方式做了淡化处理,说大陆不太可能把“雄风三型”导弹视为一种太大的威胁。
    膜蒸馏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热敏物质的浓缩等诸多方面。
    时间会淡化一个人的记忆却永远没有办法消磨一个人的悲痛。
    竹盐活性矿物成份具有极强美白功能,能淡化和分解黑色素,从而令肌肤迅速变白。
    销售卖点:排毒:排除眼部鼻泪管和淋巴管的毒素,清除自由基,淡化黑眼圈、。
    比如,安徽概括为“小进即满思想有所滋长,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
    当习惯变成一种友情,当友情变成一种亲情,却淡化了爱情。
    避难趋易、初中淡化理科是原因。
    现在我有了一个天气报告,当数据从服务器返回时,该天气报告逐渐淡化消失。
    回到洛家的这一年来,他总共也没有过问过他几次,显然是要将其原主府继承人的身份逐渐淡化,许多族人对于洛寒的冷眼相待,甚至视其为下人,他也听而不闻。
    一些海滨城市正建造海水淡化处理厂,以解燃眉之急。
    但她在表达上一直很小心,没有直接批评英国的做法,而是把自己的意思用惯有的不得罪大股东的方式加以淡化处理。

    汉字详情

    dàn [d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OO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FF
    四角: 3918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 同本义

    淡,薄味也。——《说文》

    淡而不厌。——《礼记·中庸》

    君子淡以成。——《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管子·水地》

    大味必淡。——《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

    其水淡而清。——《世说新语·言语》

    (3) 又如:淡酒;淡味;淡句(平淡乏味的诗句);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菜

    (4) 稀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 又如:淡水白酒(薄酒);淡蛾(淡眉);淡烟(轻烟);淡粥(稀粥)

    (6) 颜色浅 。如:淡青;淡绿;淡服(淡素的衣服);淡蒙蒙(浅淡朦胧);淡扫蛾眉(轻画眉毛。形容妇女化妆清雅)

    (7) 冷淡,不热情

    钧与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唐书·卢钧传》

    (8) 又如:冷淡(不热情,不亲热);淡悠悠(不介意的样子);淡话(不痛不痒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

    (9) 淡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10) 又如:淡净(淡雅素净);淡妆浓抹(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11) 淡泊,不追求名利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

    (12) 又如:淡如(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淡泊自甘(乐于恬淡生活,不以清贫为苦)

    (13) 营业不旺盛 。如:淡月;在淡季里解雇一些职员

    英文翻译

    weak, watery; insipid, tasteless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6 taam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3 [沙头角腔] tam1 [梅县腔] tam1 tam5 [海陆丰腔] tam6 tam1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m4 [陆丰腔] tam1 [客英字典] tam1 tam5 [宝安腔] tam3 | t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甘平聲開口一等dʰɑmdam
    huà,huā [hua]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P
    四角: 24210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3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霸麻二合去聲合口二等hruah/xoah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