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浮游
(1) 在水面上漂浮移动
(2) 漫游
词语解释
漫游;遨游。
《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一本作“ 游 ”。 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云笈七籤》卷一○九:“乘龙驾云,浮游太清。”
虫名。即蜉蝣。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七:“视彼浮游,方之侨客;眷此黄庐,譬之毙宅。”参见“ 蜉蝣 ”。
在水里或空中飘流游动。
《红旗歌谣·歌唱共产党》:“沼泽地歌唱共产党,鲤鱼儿浮游荷花香。”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温和的海风轻轻吹拂着,片片乌云在天际浮游着。”
漫游。
《楚辞·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汉书·郊祀志下》:“浮游 蓬莱 ,耕耘五德,朝种暮穫,与山石无极。”《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白 浮游四方,尝乘月与 崔宗之 自 采石 至 金陵 。”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女鬼惑仇铎》:“ 天台 士人 仇鐸 者……浮游 江 淮 ,壮年未娶。”
虚浮不实。
《晋书·裴頠传》:“遂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埤经实之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芟 宋 齐 之浮游,剥 梁 陈 之嫚靡,逈然独立也。”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诡於君子之道以淫於异端之教者,其为言也,恒与其所挟之知见相左,而繆为浮游之説以疑天下。”
谓游手好闲。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於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巧伪良民,以夺农妨政。”《汉书·食货志下》:“又以《周官》税民: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人名。传说 黄帝 时创制箭的人。
《荀子·解蔽》:“ 倕 作弓, 浮游 作矢。” 杨倞 注:“《世本》云‘ 夷牟 作矢’……或者 浮游 , 夷牟 之别名,或声相近而误耳。”
人名。传说为 共工 的卿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 晋平公 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於 子产 ,对曰:‘昔 共工 之卿曰 浮游 ,败於 顓頊 ,自沉於 淮 。其色赤,其言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
虫名。即蜉蝣。
《大戴礼记·夏小正》:“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淮南子·诠言训》:“龟三千岁,浮游不过三日。”参见“ 蜉蝣 ”。
引证解释
⒈ 漫游;遨游。
引《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游,一本作“游”。 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
《云笈七籤》卷一〇九:“乘龙驾云,浮游太清。”
⒉ 虫名。即蜉蝣。参见“蜉蝣”。
引晋陆机《赠弟士龙》诗之七:“视彼浮游,方之侨客;眷此黄庐,譬之毙宅。”
⒊ 在水里或空中飘流游动。
引《红旗歌谣·歌唱共产党》:“沼泽地歌唱共产党,鲤鱼儿浮游荷花香。”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温和的海风轻轻吹拂着,片片乌云在天际浮游着。”
⒋ 漫游。
引《楚辞·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汉书·郊祀志下》:“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穫,与山石无极。”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
宋洪迈《夷坚乙志·女鬼惑仇铎》:“天台士人仇鐸者……浮游江淮,壮年未娶。”
⒌ 虚浮不实。
引《晋书·裴頠传》:“遂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埤经实之贤。”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钱起》:“芟宋齐之浮游,剥梁陈之嫚靡,逈然独立也。”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诡於君子之道以淫於异端之教者,其为言也,恒与其所挟之知见相左,而繆为浮游之説以疑天下。”
⒍ 谓游手好闲。
引汉桓宽《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於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巧伪良民,以夺农妨政。”
《汉书·食货志下》:“又以《周官》税民: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⒎ 人名。传说黄帝时创制箭的人。
引《荀子·解蔽》:“倕作弓, 浮游作矢。”
杨倞注:“《世本》云‘ 夷牟作矢’……或者浮游,夷牟之别名,或声相近而误耳。”
⒏ 人名。传说为共工的卿臣。
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晋平公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於子产,对曰:‘昔共工之卿曰浮游,败於顓頊,自沉於淮。其色赤,其言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
⒐ 虫名。即蜉蝣。参见“蜉蝣”。
引《大戴礼记·夏小正》:“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
《淮南子·诠言训》:“龟三千岁,浮游不过三日。”
浮游的国语词典
游泳。
如:「鱼儿们自由自在的浮游在江面落花间。」
浮游的网络释义
浮游 (词语概念)
浮游的翻译
浮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孚(
)声。本义:漂流,漂浮)(2) 同本义
浮,氾也。——《说文》
载沉载浮。——《诗·小雅·菁菁者莪》
浮,漂也。浮游也。——《广雅》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浮于济漯。——《书·禹贡》
过夏首而西浮兮。——《楚辞·哀郢》
浮天无岸。——《文选·桦·海赋》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油浮于水面;浮梗(随水漂浮的残梗);浮蛆(酿酒未熟时,漂浮在酒浆上的泡沫);浮没(漂流淹没);浮月(浮在水面的月影)。也指飘在空中。如:浮香(漂溢的香气);浮气(浮游的云雾);浮踊(飘浮升腾的)
(4) 游水(如挥动手脚或摆动翅鳍或尾巴)推进身体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资治通鉴》
(5) 又如:浮涉(乘舟渡水);浮淫(划船游乐);浮舟(行船)
(6) 超过
罪俘于桀。——《书伪泰誓》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人浮于事;浮征(超额征收);浮冒(虚报;假冒)
(8) 游荡,游手好闲 。如:浮沉草野(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浮客(四处漂泊的人);浮户(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浮人(到处流浪的人)
(9) 用满杯酒罚人
使苏子美读之,必浮白曰:“惜乎击之不中!”——《聊斋志异》
(10) 又如:浮白(罚酒;借指满饮)
形容词
(1) 在表面上
耻名之浮于行也。——《礼记·表记》
(2) 又如: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浮气(非常微弱的气息)
(3) 暂时的 。如:浮支;浮世(世事无定,生命短促);浮铺(地摊。没有固定地点的铺子);浮借(暂借);浮来暂去(刚来就走;来去匆匆)
(4) 轻薄;轻佻
教以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梅尧臣《闻进士贩茶》
(5) 又如:粗心浮气;浮逸(轻浮放荡);浮浪(轻薄放荡)
(6) 空虚;无根据。又空虚不实
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浮称(虚名);浮言(没有实际意义的话);浮幻(不切实际的幻想);浮理(捏造的理由);浮文(虚华无实的文章);浮词(虚饰无根据的言辞);浮议(无根据、不足信的言论)
名词
(1) 疏松细碎的土
壤土之次曰五浮。——《管子》
(2) 通“瓠”(
)。葫芦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趋。——《淮南子》
(3) 通“蜉”。虫名
浮游有殷。——《大戴礼·夏小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feu3 [客英字典] feu2 [沙头角腔] feu2 [东莞腔] feu2 [台湾四县腔] feu2 peu2 po2 [梅县腔] feu2 [海陆丰腔] feu2 peu2 po2 [宝安腔] fiu2 [客语拼音字汇] feu2 peu3 piau3 po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浮 | 縛謀 | 並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biu/biou | bʰĭ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游,旌旗之流也。——《说文》
为下国缀旒。——《诗·长发》
鞶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3) 江河的一段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秦风》
(4)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5)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文选·潘岳·射雉赋》
(6) 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7) 姓
动词
(1) 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其父善游。——《吕氏春秋·察今》
子岂遽善游。
鱼游于沸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游鱼细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2) 流动,不固定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游衍(游游衍衍。游荡;游乐;干干停停,拖延时间);游花插趣(游荡作乐);游回磨转(团团转);游行(到处漫游)
动词
(1) 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
噬肯来遊。——《诗·唐风·有杕之杜》
遊毋倨。——《礼记·曲礼》。注:“行也。”
膳饮从于遊。——《礼记·王制》。注:“谓出入上观。”
厥壤可遊。——《封禅文》。注:“遨也。”
文王不敢盘于遊用。——《书·无逸》
同游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余游巴黎。——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游春白相(春游;踏青);游学呈子(报告本人外出,请求保留学籍的呈文);游仙(漫游仙界)
(3) 结交;交游
此真吾所愿从游。——《史记·郦生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游艺(外出游学,以文交友);游合(交游聚会);游从(相随同游;交往,特指与长辈交往);游集(从各处来聚集)
(5) 闲逛,悠闲无所事事 。如:游营撞尸(骂人话。指到处游逛的人);游花浪子(不务正业,一味吃喝嫖赌寻欢作乐的人);游头浪子(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游勇(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
(6) 行走;飞行;巡行 。如:游营(游行示众);游禽(飞鸟);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
(7) 游说;宣扬
孔子东游。——《列子·汤问》
(8) 又如:游夫(游说的人);游化(潜移默化;云游教化);游慝(凭借游说从事邪恶活动)
(9) 孝察,学习
游于三辅。——《后汉书·张衡传》
(10) 出访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形容词
虚浮不实 。如:游嘴(游花。油腔滑调,善于狡辩);游文(浮泛的文字);游言(浮夸不实的言论);游财(浮财);游词(浮夸轻薄的言辞);游滑(油滑);游语(戏谑的、挑逗的言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宝安腔] ju2 (jiu2) [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东莞腔] j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ju/jou | j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