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浮薄诈伪。
《后汉书·党锢传序》:“叔末浇讹,王道陵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三代以后,人渐浇讹,故 秦 任法律, 汉 杂霸道。” 清 顾炎武 《登岱》诗:“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澆譌:同“ 浇讹 ”。
宋 司马光 《贤良策》:“兹二者岂世俗浇譌不可復振,将教之禁之之道有所未备也。”譌,一本作“ 伪 ”。
引证解释
⒈ 浮薄诈伪。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叔末浇讹,王道陵缺。”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三代以后,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 汉杂霸道。”
清顾炎武《登岱》诗:“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⒉ 澆譌:同“浇讹”。譌,一本作“伪”。
引宋司马光《贤良策》:“兹二者岂世俗浇譌不可復振,将教之禁之之道有所未备也。”
浇讹的国语词典
风俗浮薄多诈伪。
浇讹的网络释义
浇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2) 同本义
浇,沃也。——《说文》
有酒唯浇赵州土。—— 李贺《浩歌》
浇花亦自有时。——欧阳修《洛阳风俗记》
(3) 又如:浇花(用水灌花);浇溉(灌溉);浇沃(浇灌)
(4) 饮酒 。如:浇手(请别人干活后置酒酬劳);浇臀(用酒食安慰屁股受拷打的人);浇浇媒根(方言。婚后三日请媒人喝酒);浇裹(日常开销。浇:饮食。裹:指衣着)
(5) 淋;洒 。如:浇奠(祭奠死者时把酒浇在地上);浇淋(让水或别的液体从上面洒下来);浇顿(浇洒费力。顿,劳困)
(6) 浇铸 。如:浇制(用浇铸的方法制造)
形容词
(1) 浮薄。浅薄
浇醇散朴。——《庄子·缮性》
浇天下之淳。——《淮南子·齐俗》。注:“薄也。”
自氓俗浇弛。——《文选·策秀才文》
(2) 又如:浇风(浇薄的风气);浇漓(风气刻薄,不朴实淳厚);浇兢(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浇季(道德风俗浮薄的末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ou1/giao1(kiau) nao1(nau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譌”。本义:谣言)
(2) 同本义
譌,伪言也。——《说文》
(3) 字亦作“讹”
民之讹言。——《诗·小雅·沔水》
讹言大水至。——《汉书·成帝纪》
(4) 又如:讹言(谣言)
(5) 差错 。如:讹舛(差错;谬误);讹阙(错误残缺);讹头(过失,污点,把柄);讹替(错误)
动词
(1) 讹诈 。如:讹人(讹诈人);讹头(讹诈的钱财)
(2) 改变;感化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诗·小雅·无羊》
(3) 变化
式讹尔心。——《诗·小雅·节南山》
岁月迁讹,斯风渐笃。——《通志》
(4) 不正确的
平秩南讹。——《书·尧典》
(5) 又如:讹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