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社会风气浮薄、动荡。
唐 欧阳詹 《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诗:“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引证解释
⒈ 谓社会风气浮薄、动荡。
引唐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诗:“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浇荡的网络释义
浇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2) 同本义
浇,沃也。——《说文》
有酒唯浇赵州土。—— 李贺《浩歌》
浇花亦自有时。——欧阳修《洛阳风俗记》
(3) 又如:浇花(用水灌花);浇溉(灌溉);浇沃(浇灌)
(4) 饮酒 。如:浇手(请别人干活后置酒酬劳);浇臀(用酒食安慰屁股受拷打的人);浇浇媒根(方言。婚后三日请媒人喝酒);浇裹(日常开销。浇:饮食。裹:指衣着)
(5) 淋;洒 。如:浇奠(祭奠死者时把酒浇在地上);浇淋(让水或别的液体从上面洒下来);浇顿(浇洒费力。顿,劳困)
(6) 浇铸 。如:浇制(用浇铸的方法制造)
形容词
(1) 浮薄。浅薄
浇醇散朴。——《庄子·缮性》
浇天下之淳。——《淮南子·齐俗》。注:“薄也。”
自氓俗浇弛。——《文选·策秀才文》
(2) 又如:浇风(浇薄的风气);浇漓(风气刻薄,不朴实淳厚);浇兢(追名逐利的浮薄风气);浇季(道德风俗浮薄的末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ou1/giao1(kiau) nao1(nau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