浄域

jìng yù [ jing yu]
注音 ㄐ一ㄥˋ ㄩˋ

词语释义

佛教语。原指弥陀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词语解释

  1. 佛教语。原指 弥陀 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南史·隐逸传下·庾詵》:“ 上行先生 已生 弥陁 浄域矣。”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远览形势,虔心浄域。” 明 唐顺之 《游嵩山少林寺》诗:“浄域 龙岩 上,香臺 鷲岭 边。” 清 钮琇 《觚賸·圆圆》:“遇乱能全,捐荣不御,皈心浄域,晚节克终。”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原指弥陀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南史·隐逸传下·庾詵》:“上行先生已生弥陁浄域矣。”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远览形势,虔心浄域。”
明唐顺之《游嵩山少林寺》诗:“浄域龙岩上,香臺鷲岭边。”
清钮琇《觚賸·圆圆》:“遇乱能全,捐荣不御,皈心浄域,晚节克终。”

浄域的网络释义

浄域

  • 浄域指佛教语。原指 弥陀 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南史·隐逸传下·庾诜》:“ 上行先生 已生 弥陁 浄域矣。”
  • 汉字详情

    jìng [ji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QVH
    仓颉: ENSD
    四角: 37157

    英文翻译

    pure, clean, unspoiled

    宋本广韵

    [yu]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AK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GIRM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或( )声。土,表示疆土。“域”本作“或”,与“国”同义。“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为会意字。本义:疆界,疆域)

    (2) 同本义

    域,邦也。——《说文》。按,或者,封也,国者,邦也:天子诸侯所守土为域,所建都为邦。

    以保尔域。——《汉书·韦元成传》。注:“谓封邑也。”

    正域彼四方。——《诗·商颂·玄鸟》

    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汉书》

    (3) 又如:域野(境内乡野);域内(域中);域外(境外;国外)

    (4) 地区,区域

    出百死,入绝域。——《汉书》

    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后汉书·班超传》

    (5) 又如:异域;西域

    (6) 范围

    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韩非子》

    (7) 茔地,坟地

    葛生蒙棘,蔹蔓於域。——《诗·唐风·葛生》

    (8) 又如:域兆(坟墓的界址;墓地)

    (9) 局限

    政治家之眼,域於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王国维《人间词话》

    (10) 又如:域域(形容浅狭无知)

    英文翻译

    district, region, boundary; 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wik6
    ◎ 客家话:[宝安腔] wet7 [梅县腔] wet7 [东莞腔] wet7 [客英字典] vet7 [陆丰腔] wet7 [客语拼音字汇] ved6 [台湾四县腔] wet7 [海陆丰腔] wet7
    ◎ 潮州话:hog8(hôk)[揭阳、潮阳]huêg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雨逼職合入聲合口三等ĭwəkyk/hv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