浃洽

jiā qià [ jia qia]
繁体 浹洽
注音 ㄐ一ㄚ ㄑ一ㄚˋ

词语释义

1.普遍的沾湿润泽。 2.普及,遍布。 3.和谐,融洽的样子。 4.贯穿通过。

词语解释

  1. 普遍沾润。

    《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颜师古 注:“浹,彻也;洽,霑也。” 唐 李德裕 《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浹洽,要荒宴如。”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而两 淮 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浹洽於人者,盖可知矣。”

  2. 遍及。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浹洽,符瑞众变。” 刘良 注:“浹,及;洽,徧。”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浹洽寰瀛。”

  3. 和谐;融洽。

    南朝 梁 丘迟 《为王博士谢表》:“疎达谢於 谷 杜 ,浹洽乖夫 刘 杨 。” 唐 权载之 《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威惠交修,上下浹洽。”《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浹洽,全无一点客套。”

  4. 贯通。

    《朱子语类》卷十一:“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浹洽,然后去看书。” 明 高攀龙 《说类》:“埋头读书,使义理浹洽。”

引证解释

⒈ 普遍沾润。

《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颜师古注:“浹,彻也;洽,霑也。”
唐李德裕《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浹洽,要荒宴如。”
明宋濂《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而两淮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浹洽於人者,盖可知矣。”

⒉ 遍及。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浹洽,符瑞众变。”
刘良注:“浹,及;洽,徧。”
唐元稹《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浹洽寰瀛。”

⒊ 和谐;融洽。

南朝梁丘迟《为王博士谢表》:“疎达谢於谷杜,浹洽乖夫刘杨。”
唐权载之《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威惠交修,上下浹洽。”
《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浹洽,全无一点客套。”

⒋ 贯通。

《朱子语类》卷十一:“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浹洽,然后去看书。”
明高攀龙《说类》:“埋头读书,使义理浹洽。”

浃洽的国语词典

周全、遍及。《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余年。」唐.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浃洽,要荒宴如。」也作「挟洽」。

浃洽的网络释义

浃洽

  • jiā qià ㄐㄧㄚ ㄑㄧㄚˋ
  • 浃洽(浃洽)
  • (1).普遍沾润。《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颜师古 注:“浃,彻也;洽,沾也。” 唐 李德裕 《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浃洽,要荒宴如。”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缁素无不哀恸,而两 淮 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浃洽於人者,盖可知矣。”
  • (2).遍及。《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浃洽,符瑞众变。” 刘良 注:“浃,及;洽,徧。”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浃洽寰瀛。”
  • 汉字详情

    jiā [jia]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GUW
    五行:
    仓颉: EKT
    四角: 3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夹声。本义:湿透)

    (2) 同本义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流浃背;浃髓沦肌,浃髓沧肤,浃沦肌髓(深入骨髓,浸透肌肤;喻感受深切)

    (4) 通达,理解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荀子》

    形容词

    (1) 整个儿的

    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左传·成公九年》

    (2) 又如:浃岁(一整年);浃时(一季);浃月(一个月);浃辰(十二天);浃旬(一旬,十天)

    (3) 融洽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唐·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英文翻译

    saturate, drench; damp, w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宋本广韵

    qià,hé [qia,he]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OMR
    四角: 381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2) 同本义

    洽,沾也。——《说文》

    仁洽道丰。——张衡《东京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汉书·终军传》

    内洽五藏。——《淮南子·要略》

    (3) 又如:洽濡(沾湿,滋润);洽润(润泽);洽衿(沾湿衣襟)

    (4) 合,符合

    以洽百礼。——《诗·小雅·载芟》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

    (5) 又如:洽愿(称心如愿);洽意(合意;中意);洽悉(与事切合而详尽)

    (6) 商量,协商意见 。如:洽办;面洽;洽商

    (7) 假借为“给”。供应

    不洽而爟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商君书·兵守》

    形容词

    (1) 周遍;广博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班固《西都赋》。注:“洽,遍也。”

    (2) 又如:洽化(普遍受到薰陶教化);恰闻(见识广博);洽人(学识渊博的人);洽客(广见博闻者);洽浃(广博;周遍)

    (3) 和谐;融洽

    洽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民之洽也。——《诗·大雅·板》

    (4) 又如:洽平(太平盛世,四方融洽);洽同(协和统一);洽和(和睦); 洽悦(和睦欢乐)

    英文翻译

    to blend with, be in harmony; to penetrate; to cover; a river in Shenxi

    方言集汇

    ◎ 粤语:ap1 haap6 hap1 h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ap7 h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hiap7 [东莞腔] hap7 [梅县腔] giap7 h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夾入聲開口二等ɣɐpghrep/ha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