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説的

méi yǒu shuō de [mei you shuo de]
繁体 没有说的
注音 ㄇㄟˊ 一ㄡˇ ㄕㄨㄛ ˙ㄉㄜ

词语释义

没有说的 méiyǒu shuō de

(1) 指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

这小伙子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真是没有说的
be really good;be really fine

(2) 指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

没有说的,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it goes without saying;there's no need to say any more about it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如:这个人一向忠诚老实,真是没有说的。

引证解释

⒈ 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

如:这个人一向忠诚老实,真是没有说的。

⒉ 没有商量或争议的余地。

如:这是上级交下来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没有说的!3.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
如:事情是明明白白,没有说的。

没有説的的国语词典

没有商量、考虑的余地。

如:「你一定要按照指示达成任务,没有说的!」

没有説的的网络释义

没有说的

  • 没有说的,汉语词语,读音为méi yǒu shuō de,释义为没有说的。

汉字详情

méi,mò [mei,mo]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M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HNE
四角: 37147

详细解释

méi

动词

(1) 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恐怕没来由走去撞在乱兵之手,死了也没说处。——《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没谱(没有标准);没根蒂(没有根据);没脚手(没有雨具);没个了局(没有了结;没完没了);没个道理(没有办法);没仁没义(没有一点情义);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没有内患,引不来外敌);没事(无端;无缘无故);没对(无敌;无与匹敌);没来历(无缘由);没空生有(犹无中生有,凭空胡诌)

(3) 不及;不到 。如:哥哥没弟弟胖;他回家没两天又走了

副词

(1) 没有,不曾,未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对过去的行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如:没大(没有怎么);没巧不成话(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没走完的路;没等你请,我自个来了;天还没亮,我们就上路了

(3) 用在选择问句末,代表选择问句的否定方面。如:你吃饭没?这本书你看完没?

(4) 另见

动词

(1)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2) 同本义

没,沉也。——《说文》

其子没于渊。——《庄子·列御寇》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梦为鱼而没于渊。——《庄子·大宗师》

或浮或没。——《世说新语·自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水不没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没水而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沉没(没入水中);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没胫(没过脚胫);没不煞(方言。沉没不了);没溺(沉没);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淹没冲荡);没石(暗礁)

(4) 潜游水中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庄子·达生》

南方多没人。——苏轼《日喻》

(5) 又如:没人(熟知水性能潜水的人);没水(潜水);没头蹲(扎猛子,以头朝下钻入水中)

(6) 消失,不见;隐没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马中锡《中山狼传》

未闻刃没而利存。——范缜《神灭论》

(7) 覆灭;败亡

遂没其军。——《史记》

(8) 沉迷。糊涂 。如:没没(沉迷不醒);没汩(糊涂,不明事理)

(9) 没收

财产没官。——《三国志》

(10) 又如:没官(没收入官);没入(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没有(犹没收)

(11) 通“殁”。死

庖牺氏没。——《易·系辞下》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墨子·明鬼下》

圣王已没。——《荀子·正论》

以没其身。——《国语·晋语》

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孝公既没。—— 汉· 贾谊《过秦论》

(12) 又如:没化(死亡);没世(终身;一辈子);没地(人死埋葬于地下);没命(舍命。丧身,死亡);没陈(阵亡);没寿(谓死)

(13) 沦没,落入

侯没胡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14) 隐没

没为银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周密《观潮》

(15) 又如:出没(出现和隐藏);没矢(谓箭射进石头后隐没不见)

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 。如:没来;没说;没揣(不意,出人意料)

(2) 决不,丝毫不 。如:没想到

形容词

(1) 〈方〉∶满

一面没口应承道…。——《林家铺子》

(2) 又如:没口(没口子。满口);一朵乌云盖没天

(3) 尽;终 。如:没世(终身,永远);没代(世代;永远);没身(终身);没后(末后,最后);没振(终兴,一直振兴);没齿(终身)

(4) 另见 méi

英文翻译

not, have not, none; drown, sink

方言集汇

◎ 粤语:mu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ut8 [东莞腔] mut8 [宝安腔] mut8
◎ 潮州话:mog8(môk 旧时:mû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莫勃入聲合口一等muot
yǒu,yòu [you]
部首: 444
笔画: 6
五笔: D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yǒu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形容词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词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yòu

(1) 通“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yǒu

英文翻译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客英字典] ju3 ju1 jiu2 [沙头角腔] jeu1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1 jiu1 |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陆丰腔] jiu1 [客英字典] j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yuè [yue]
部首: 713
笔画: 14
五笔: YUKQ
仓颉: YRCRU
四角: 08612

英文翻译

s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 客家话:[宝安腔] sot7 | jet8

宋本广韵

de,dí,dì,dī [de,di,di,di]
部首: 501
笔画: 8
五笔: RQY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API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

没有説的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