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准儿

méi zhǔn ér [mei zhun er]

词语释义

不一定;说不定:这事~能成。去不去还没个准儿呢。

没准儿造句

看起来很风光的有钱人其实未必一定有钱,住的豪宅也许全是用贷款买的、车可能是租的、而且没准儿还欠着庭院设计师的帐没付呢。
不对不对!这么主动献媚,烟容笑貌,非奸即盗!没准儿她是在给自己下什么陷阱等着自己一头栽进去呢!对对对,就是这样!这么一想,洛天麒才勉强淡定了下来。
表面上看,史进豪爽,李忠小气,但史进家是大财主,李忠是个打把势卖艺的平头百姓,这二两银子没准儿就是他十天半月的辛苦钱。
留大胡子的未必是关公,没准儿是拉登;能发言的未必是精英,没准儿他发烧了;有眼影的未必是美眉,没准儿是熊猫;能温暖你的未必是棉袄,还有朋友我!
也许那个皮肤黢黑的卖菜女人就是中介甲的间谍,而那个穿恤卖五金杂货的秃顶老头没准儿就是中介乙雇来的眼线。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准儿时尚的周期性让多少年后的小芳们又纷纷梳起又粗又长的辫子来。
如果他们把电影拍得足够好,人们没准儿就不会在家里看盗版碟了。
刘锋律师表示,侯跃华先生是否出庭还没准儿。
他没准儿会说你也贪污呢,爸爸。”奇斯帕斯说道,“对超级学者来说,在秘鲁凡是富人都是剥削者和强盗。”。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刚开车不到半年的纪小姐说,估计自己这样的新手,加上早上上班着急,一慌神儿没准儿没出门就先和停车楼撞上了。
在修炼界,可是有着许多可以令人返老还童的功法的,没准儿眼前这一个,就是活了不知道几百年的老怪物。
我说,我人缘儿特别好,大家都很照顾我,因为我会唱歌,我把我乐队唱的歌都唱了一遍,时间长了没准儿组织个乐队呢。
你们先别发牢骚了,咱们大家,不都饿着呢吗?先瞧瞧草草,要弄出个什么名堂,没准儿这家伙,还留了些爪儿段,没使出来呢。
明白了原因,我也就不再计较他们的举动了,要是我跟他们中的一个人对调的话,没准儿我现在已经暴打跟我对调的那个人了。
从触感上来猜测,应该是纸张一类的,没准儿是一卷古籍,或是一页页撂起的字贴,但又觉得没那么完整。
没准儿突然之间塔茨伯利父女俩真的在檀香山出现了呢?
他决定仍是装下去,没准儿会有可乘之机。
再说没准儿这几位之中有人就是下一位星女郎。
是一个打把势卖艺的平头百姓,这二两银子没准儿就是他十天半月的辛苦钱,白银不好赚啊。
我们追的太紧了,没准儿忽略了点什么,往回找,我们一人一边,多注意一下比较突出的泥像身后。

汉字详情

méi,mò [mei,mo]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M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HNE
四角: 37147

详细解释

méi

动词

(1) 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恐怕没来由走去撞在乱兵之手,死了也没说处。——《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没谱(没有标准);没根蒂(没有根据);没脚手(没有雨具);没个了局(没有了结;没完没了);没个道理(没有办法);没仁没义(没有一点情义);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没有内患,引不来外敌);没事(无端;无缘无故);没对(无敌;无与匹敌);没来历(无缘由);没空生有(犹无中生有,凭空胡诌)

(3) 不及;不到 。如:哥哥没弟弟胖;他回家没两天又走了

副词

(1) 没有,不曾,未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对过去的行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如:没大(没有怎么);没巧不成话(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没走完的路;没等你请,我自个来了;天还没亮,我们就上路了

(3) 用在选择问句末,代表选择问句的否定方面。如:你吃饭没?这本书你看完没?

(4) 另见

动词

(1)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2) 同本义

没,沉也。——《说文》

其子没于渊。——《庄子·列御寇》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梦为鱼而没于渊。——《庄子·大宗师》

或浮或没。——《世说新语·自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水不没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没水而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沉没(没入水中);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没胫(没过脚胫);没不煞(方言。沉没不了);没溺(沉没);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淹没冲荡);没石(暗礁)

(4) 潜游水中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庄子·达生》

南方多没人。——苏轼《日喻》

(5) 又如:没人(熟知水性能潜水的人);没水(潜水);没头蹲(扎猛子,以头朝下钻入水中)

(6) 消失,不见;隐没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马中锡《中山狼传》

未闻刃没而利存。——范缜《神灭论》

(7) 覆灭;败亡

遂没其军。——《史记》

(8) 沉迷。糊涂 。如:没没(沉迷不醒);没汩(糊涂,不明事理)

(9) 没收

财产没官。——《三国志》

(10) 又如:没官(没收入官);没入(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没有(犹没收)

(11) 通“殁”。死

庖牺氏没。——《易·系辞下》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墨子·明鬼下》

圣王已没。——《荀子·正论》

以没其身。——《国语·晋语》

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孝公既没。—— 汉· 贾谊《过秦论》

(12) 又如:没化(死亡);没世(终身;一辈子);没地(人死埋葬于地下);没命(舍命。丧身,死亡);没陈(阵亡);没寿(谓死)

(13) 沦没,落入

侯没胡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14) 隐没

没为银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周密《观潮》

(15) 又如:出没(出现和隐藏);没矢(谓箭射进石头后隐没不见)

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 。如:没来;没说;没揣(不意,出人意料)

(2) 决不,丝毫不 。如:没想到

形容词

(1) 〈方〉∶满

一面没口应承道…。——《林家铺子》

(2) 又如:没口(没口子。满口);一朵乌云盖没天

(3) 尽;终 。如:没世(终身,永远);没代(世代;永远);没身(终身);没后(末后,最后);没振(终兴,一直振兴);没齿(终身)

(4) 另见 méi

英文翻译

not, have not, none; drown, sink

方言集汇

◎ 粤语:mu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ut8 [东莞腔] mut8 [宝安腔] mut8
◎ 潮州话:mog8(môk 旧时:mû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莫勃入聲合口一等muot
zhǔn [zhun]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G
四角: 30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许,认可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3)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4) 决定,必定 。公文用语。如:准于某日起程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5)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千准银一两,旧钱准七钱。——《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窦娥冤》

(6) 又如:准价(折价);可准(可以抵偿);准算(折算;抵帐)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隼( 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2) 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凖,平也。——《说文》。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凖”

推而放诸东海而凖。——《礼记·祭义》。注:“犹平也。”

(3)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輈注则利凖,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

(4) 又如:准望(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5) 准确 。如:不知准不准;投篮准;打得准;猜得准;准成(准星;准确可靠);准当(准确恰当);那准不对;没准儿

(6) 轻重相当;均等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聊斋志异》

名词

(1)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准平(测量平面的仪器)

(3) 标准;法则

礼者,节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准式,准格(标准,准则);准限(标准)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6) 又如:准的(箭靶;标准;准则);准执(箭靶);准鹄(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式(标准;楷模);准格(犹言标准、规格)

(7) 鼻子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动词

(1) 允许;批准 。 唐、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准查记录;准行(准许;许可);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准拟(料想;打算);准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乐寿,号 金城宫,备百官,准 开皇故事。——《新唐书》

(5) 又如:准遵(遵循;依照);准据(依据);准拟(遵循;模仿)

(6) 瞄准

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淮南子》

(7) 又如:准度(测量,衡量);准裁(衡量,裁定);准量(计量;估量)

(8) 测量,度量

轼始至 颖,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宋史》

(9) 揣测,揣度

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乌尚得谓之诗哉。——《答章秀才论诗书》

(11) 又如:准式(依照准则或样式);准律(依照法律);准据(依据)

英文翻译

approve, allow, permit; in ac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宝安腔] zun3 [梅县腔] zh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东莞腔] zun3 [沙头角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海陆丰腔] zhun3 [陆丰腔] zhun3
◎ 潮州话:zung2 (tsúng 旧时:tsú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尹上聲合口三等cjynx/tjviintɕĭuĕn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