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阁

jí gǔ gé [ ji gu ge]
繁体 汲古閣
注音 ㄐ一ˊ ㄍㄨˇ ㄍㄜˊ

词语释义

意思是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词语解释

  1. 明 末 常熟 毛晋 藏书阁名。

    晋 喜藏书,积八万四千余册,多 宋 元 善本。又喜刻书,所刻诸书通称 汲古阁 本。其第五子 扆 辑有《汲古阁秘本书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汲古阁》:“ 子晋 有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去,即以为买书刻书之用,创 汲古阁 于 隐湖 。”

引证解释

⒈ 明末常熟毛晋藏书阁名。 晋喜藏书,积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善本。又喜刻书,所刻诸书通称汲古阁本。其第五子扆辑有《汲古阁秘本书目》。

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汲古阁》:“子晋有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去,即以为买书刻书之用,创汲古阁于隐湖。”

汲古阁的国语词典

明末常熟人毛晋藏书的阁名。毛晋喜藏书,积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善本。又喜刻书,所刻诸书通称为「汲古阁本」。

汲古阁的网络释义

汲古阁

  • 汲古阁现有两处,一处位于北京市琉璃厂东街的古玩珍品名店汲古阁,是休息、会友、交流、交易的场所,建店于20世纪50年代,其字号沿用明代常熟文人毛晋创办的汲古阁;第二处是明代常熟文人毛晋创办珍藏和刻印古籍善本汲古阁。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E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NHE
    四角: 37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水,及声。本义:从井里打水,取水)

    (2) 同本义

    汲,引水于井也。——《说文》

    汲,取也。——《广雅》

    可用汲。——《易·井》

    而出溉汲。——《吕氏春秋·慎行论》

    而谷汲者。——《韩非子·五蠹》

    每汲用。——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有泉可汲。——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汲古(钻研古书,如汲水于井);汲水(引水;取水)

    (4) 牵引

    凡任,索约,大汲其版,谓之无任。——《周礼·考工记·匠人》

    (5) 引导

    汲郑伯。——《谷梁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汲善(引人向善)

    (7) 引荐;提拔 。如:汲扬(汲引,引荐而显扬之)

    形容词

    (1) 用同“急”。急剧

    不汲汲于富贵。——《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汲汲忙忙(十分急迫繁忙);汲汲营营(急迫追求的样子)

    (3) 用同“岌” 。如:汲汲

    英文翻译

    draw water from well; imbibe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p7 [梅县腔] gep7 kip7 [海陆丰腔] kip7 [客语拼音字汇] gieb5 kib5 [陆丰腔] kip8 [宝安腔] gip7 kip7 gep7 [客英字典] kip7
    ◎ 潮州话:戈音4(吸),kib4(khip) [澄海]kig4(khi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立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kip/kypkĭĕp
    [g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old, classic,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
    [ge]
    部首: 321
    笔画: 9
    五笔: UT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SHER
    四角: 37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2) 门限

    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说文》

    高其闬阁。——《左传》。

    所以止扉谓之阁。——《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

    (3)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阁中(楼阁之中);亭台楼阁;阁仔(小木板屋);阁束(束之高阁);阁室(阁道中的小室);阁馆(楼阁馆舍);阁殿(楼阁官殿)

    (5) 藏书的地方

    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汉书·扬雄传》

    (6) 又如:汉时有“天禄阁”、“石渠阁”,清时有“文津阁”、“文汇阁。”或指供佛的地方。如:文渊阁;佛香阁;阁斋(书楼);阁本(帝王秘阁所藏的书籍、法帖等)

    (7) 架空的栈道。用木板架筑在山岩绝险处的道路

    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战国策·齐策》

    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

    (8) 又如:阁梁(阁道的横梁);阁路(栈道)

    (9) 官署名。内阁的简称

    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组阁;入阁;阁老(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的大臣);阁抄(中央政府的公报);阁学(内阁学士)

    (11) 搁置食物等的橱柜 。如:阁儿(酒阁子。酒店中隔成的客座小房间)

    (12) 特指女子的卧房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出阁

    动词

    (1) 通“搁”。放置,搁置

    险绝之处,傍凿山崖而施版梁为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崔浩

    (2) 又如:阁笔(停笔。同搁笔);阁压(搁置积压)

    英文翻译

    chamber, pavilion; cabine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 潮州话:go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