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湮

gǔ yān [ gu yan]
注音 ㄍㄨˇ 一ㄢ

词语释义

惑乱湮灭。

词语解释

  1. 惑乱湮灭。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夫烦手淫声,汩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

引证解释

⒈ 惑乱湮灭。

三国魏阮籍《乐论》:“夫烦手淫声,汩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

汩湮的网络释义

汩湮

  • 汩湮:惑乱湮灭。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夫烦手淫声,汩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
  •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JG
    五行:
    仓颉: EA
    四角: 36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曰( yuè)声。本义:治水,疏通)

    (2) 同本义

    汩,治水也。——《说文》

    决汩九川。——《国语·周语》

    不住汩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3) 又如:汩鸿(治理洪水);汩越(治理)

    (4) 发咯咯声 ,发出一种近似液体流动的声音。如:崩云霄雨,沥沥汩汩

    动词

    (1) 弄乱;扰乱

    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其五行。——《书·洪范》

    与汩俱出。——《庄子·达生》

    (2) 又如:汩乱(扰乱,混乱);汩湮(惑乱湮灭);汩陈(错乱陈列);汩和(扰乱和气);汩泥(搅浑泥沙)

    (3) 沉迷 。如:汩溺(沉迷;迷惑);汩丧(沦丧);汩振(沦落;没落)

    (4) 淹没;湮灭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李白《日出入行》

    (5) 又如:汩灭(形迹、印象等消灭;磨灭);汩漱(淹没冲刷);汩暗(湮没不明)

    象词

    (1) 汩都都(水流声);汩碌碌(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英文翻译

    run swiftly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at7 je1 [客英字典] jet7 [海陆丰腔] zat7 ze1 [梅县腔] gut7 [宝安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med6
    ◎ 潮州话:哥温8(滑)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ətkuot
    yān,yīn [yan,yin]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SFG
    五行:
    仓颉: EMWG
    四角: 31114

    详细解释

    yān

    动词

    (1) (形声。从水,垔( yīn)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2) 同本义

    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新唐书·魏征传》

    (3) 又如:湮没不彰(埋没不显著);湮佚(埋设,散失);湮沉(湮沈;湮泯;湮昧;湮埋。埋没)

    (4) 淹没 。如:湮枯(湮没干涸);湮坠(湮没失落);湮废(湮没废弃);湮隳(湮没毁坏)

    (5) 淤塞;填塞;堵塞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湮,塞也。”

    昔老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庄子》

    (6) 又如:湮塞(堵塞)

    (7) 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后作“洇( yīn)”

    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及粉,则不湮开。——《物类相感志》

    yān

    名词

    (1) 水名 。伊水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

    (2) 姓

    (3) 另见 yīn

    英文翻译

    bury, sink, block up; s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n1 jin1
    ◎ 客家话:[陆丰腔] jim1 [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宝安腔] jen1 jin1 [海陆丰腔] rin1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in1 jen1
    ◎ 潮州话:因1(姻) 嫣1(鸢),ing1[揭阳]êng , iang1[潮州]i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qjin/inʔ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