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

jiāng běi [ jiang bei]
注音 ㄐ一ㄤ ㄅㄟ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江北 jiāngběi

(1) 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nor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2) 泛指长江以北

nor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词语解释

  1. 指 长江 下游以北的地区。古代一般用指 唐 淮南道 、 宋 淮南路 地,境域较广;近代多专指 江苏 、 安徽 两省中位于 长江 北岸的地区。

    《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太和 ﹞三年春,降人称 吴 大严,扬声欲诣 江 北猎, 孙权 欲自出。”《宋史·世家传一·李煜》:“﹝ 乾德 ﹞二年,又詔 江 北,许诸州民及诸监盐亭户缘 江 採捕及过 江 贸易。”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大纲 恃其猛鷙,屡犯官军, 咸丰 乙卯五月窜 江 北。” 陈登科 肖马 《破壁记》第二章:“黑稠稠的 苏州河 里,这样的住家大半是从 苏北 逃难来的, 上海 人叫做 江 北船棚。”

  2. 泛指 长江 以北。

    宋 陆游 《梅花绝句》:“ 蜀王 小苑旧池臺, 江 北 江 南万树梅。”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四:“我们是太平军在 江 南 江 北打散了的老兄弟。”

  3. 泛指江水的北面。

    《国语·吴语》:“於是 吴王 起师军于江北。” 韦昭 注:“江, 松江 。”《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江南倦歷览,江北旷周旋。” 李善 注:“ 永嘉江 也。”

  4. 特指 北魏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

    《南齐书·魏虏传》:“﹝ 拓拔宏 ﹞甚重 齐 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伪侍臣 李元凯 对曰:‘ 江南 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 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参见“ 江南 ”。

引证解释

⒈ 指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古代一般用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地,境域较广;近代多专指江苏、安徽两省中位于长江北岸的地区。

《三国志·魏志·满宠传》:“﹝太和﹞三年春,降人称吴大严,扬声欲诣江北猎, 孙权欲自出。”
《宋史·世家传一·李煜》:“﹝乾德﹞二年,又詔江北,许诸州民及诸监盐亭户缘江採捕及过江贸易。”
清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大纲恃其猛鷙,屡犯官军, 咸丰乙卯五月窜江北。”
陈登科肖马《破壁记》第二章:“黑稠稠的苏州河里,这样的住家大半是从苏北逃难来的, 上海人叫做江北船棚。”

⒉ 泛指长江以北。

宋陆游《梅花绝句》:“蜀王小苑旧池臺, 江北江南万树梅。”
凌力《星星草》第一章四:“我们是太平军在江南江北打散了的老兄弟。”

⒊ 泛指江水的北面。

《国语·吴语》:“於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
韦昭注:“江, 松江。”
《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江南倦歷览,江北旷周旋。”
李善注:“永嘉江也。”

⒋ 特指北魏及其统治下的地区。参见“江南”。

《南齐书·魏虏传》:“﹝拓拔宏﹞甚重齐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多好臣。’伪侍臣李元凯对曰:‘ 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大慙。”

江北的国语词典

长江下游以北的地区,近代多指江苏、安徽两省中,位于长江以北的地区。

江北的翻译

英语: Jiangbei district of central Chongqing municipality, formerly in Sichuan, Chongqing's main airport, Jiangbei district of Ningbo city
德语: Jiangbei (Ort in Sichuan)​ (Eig, Geo)​
法语: Jiangbei

江北造句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共包粽子以寄崇敬之情;或在清明,一缕缕清烟直上,诉说千年不变的亲情友爱与隔世情缘。
中秋节花好月圆,你家圆,我家圆,家家团圆;国庆节万民同庆,江南庆,江北庆,举国同庆。
一天,她和朋友逛街时,无意中在江北步行街看到伟林台球城招聘服务员的启事,于是陈欣决定去面试。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他建议,点军区的规划建设可借鉴“深圳福田中心区”,参考“大疏大密”的布局,考虑多种交通模式,如水上巴士、缆车等,与江北应在差异中显示出和谐。
顾正阳在心里暗暗的叹了口气,走上前去,及至行到身边,冼衣裳略显疲惫但依然动听的声音传来“你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去江北,你明明知道顾伯父现在很需要你?”。
人们都说这是一场商政婚姻,是江南江北典型的商政利益结合。
今天凌晨江北地区突然下起了大雾,特别是六合大厂地区尤为严重,江北大道部分路段、宁连公路、宁洛公路能见度不足百米。
江北人不得到江南籴米买粮,这不是把皇帝老子家的地划界分疆吗?裂国分民,罪比造反!快快开关放行!呵呵,刀笔一字,力敌千军!再看判词。
战后,江北军放弃休整,迅速出兵西北,经武安直接攻往北部重镇新野。
瞿塘峡西入口处,白盐山耸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两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峡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故称夔门。
的主力,两位主将所部将开赴南京举行祝捷大会,尔后到江北指定地点休整,为日寇下一轮进攻做准备。
二十多年前,镇守北疆六镇的军民起义,曾经一统江北的大魏大厦倾覆,义军滚滚南下,安稳多年的中原大地再度战火纷飞。
世界上最大的三面翻广告牌在哪里?就在我们重庆江北的嘉年华大厦。
锢囚锋南下,在长江南部暴雨雷电,北上在长江北部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清爽时节度假游,你家游,我家游,家家出游;出游时节合家欢,江南欢,江北欢,全民同欢。祝在外出游的一家人,天天开心喜笑颜,快快乐乐大团圆。
现为宁波市教科所实验学校,江北区新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学校。
在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城管监察队队长张邱峰和其“百姓城管”队员们走上街头执法,很少和占道经营的摊贩们发生矛盾冲突。

汉字详情

jiāng [jiang]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
四角: 31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江,江水也。?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3)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4)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 钱塘浙江,有 吴通陵江。——《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5) 又如: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江燕引雏(江边的燕子,为避灾祸,遂引雏燕弃巢而离去);江州车儿(一种独轮推车)

(6) 江苏省的简称 。如:江浙

(7) 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8) 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9) 姓

英文翻译

large river; yangzi;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 客家话:[陆丰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雙平聲開口二等kɔŋkrung/keong
běi [bei]
部首: 203
笔画: 5
五笔: UX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P
四角: 12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海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陆丰腔]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台湾四县腔] bet7 [宝安腔] bet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墨德開入聲開口一等pəkp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