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织品

máo zhī pǐn [mao zhi pin]
繁体 毛織品
注音 ㄇㄠˊ ㄓ ㄆ一ㄣ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毛织品 máozhīpǐn

(1) 用天然或人造毛纺织成的料子

wool fabric

(2) 用毛线织成的衣物

woollen knitwear

词语解释

  1. 指用兽毛纤维或人造毛等纺织成的料子。

  2. 指用毛线编织的衣物。

引证解释

⒈ 指用兽毛纤维或人造毛等纺织成的料子。

⒉ 指用毛线编织的衣物。

毛织品的国语词典

用兽毛或人造毛等纺织成的布料或衣物。

毛织品的网络释义

毛织品

  • 毛织品máo zhī pǐn :1.指用兽毛纤维或人造毛等纺织成的料子。 2.指用毛线编织的衣物。
  • 毛织品造句

    毛织品必须是干净的。
    谢谢夸奖您参观过展览厅了吗?展出的大部分是我们的产品比如丝绸毛织品棉布匹和服装等。
    二叔父约翰是学染工,我相信是毛织品的染工。
    红色毛织品采用了媒染、复染工艺,绿色毛织品由蓝色与黄色套染而成。
    在热水中洗毛织品会使其缩水。
    我们在入冬以前为商店备足毛织品。
    寒冷的冬天,我们不得不穿毛织品。
    采购产品羊毛,毛织品纺织品,围巾,披肩,海滩裙。
    尽管巴比伦和亚述也有麻织品,但主要是羊毛织品。
    这些毛毯是耐盖的但不如毛织品暖和。
    人们利用天然有色物质染丝、棉、毛织品等很早就开始了。
    最好的织物是毛织品。
    他们对你的新型毛织品颇感兴趣。
    在今年春季,可以买到从斜纹软呢、毛皮到毛织品和开士米绒线的各类披风和长围巾。
    精梳毛织品的成品色差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东部参议员则得以增加毛织品,丝绸和其它制成品的关税。
    许多绝对素食主义者还不穿任何动物产品生产的衣服,比如说皮革类,毛织品,丝织品或者不使用任何从动物上提取物质制成的化妆品。
    在每个房间回风管的前面板上安装有一台一次性的非毛织品过滤器,以及一台板式可洗粗铝过滤器,以捕捉收集可能产生的任何粉尘。
    特别是毛织品和纺织品的制造商们利用乡村的廉价而丰富的家庭劳动产能。
    南非产的羊毛卷曲度较好,颜色白而漂亮,多用于生产高档精梳和粗梳毛织品。

    汉字详情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
    zhī [zh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RC
    四角: 26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埴( zhí)声。从“糸”,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织布,制作布帛的总称)

    (2) 同本义

    织,作布帛之总名也。——《说文》

    治丝曰织。织,绘也。——《尔雅》

    厥篚织贝。——《书·禹贡》。传:“细紵。”

    士不衣织。——《礼记·玉藻》。注:“染丝织之。”

    文织良货贿之物。——《周礼·玉府》。注:“文织画及绣锦。”

    妇人不织。——《韩非子·五蠹》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女不织。——汉·贾谊《论积贮疏》

    织纺井臼。——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织纸(纺织缝紝);织紝(泛指织布。织是织布帛,紝是用以织布帛的丝线,也指织布帛的工人);织造(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织花(用各种纱线、丝缕在织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纺织品);织帛(织作丝织品)

    (4) 编制,组成

    下展禽,置 六关,妾织蒲,三不仁。——《孔子家语》

    (5) 又如:织毛衣;织皮(兽毛织成的毛布或毛衣);织金(交错金丝);织罗(虚构情由,网罗入罪,以诬谄无辜的人;编织罗网)

    (6) 搜罗;收集

    要什么东西?顺便织来孝敬。——《红楼梦》

    名词

    (1) 布帛,织布机上的丝

    织生自蚕茧。——《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今若断斯织。

    何异断斯织。

    (3) 掌管制作布帛的官属 。如:织坊(纺织之所。即织室);织室(官署名。“汉代”掌管织造皇室丝帛的官府)

    英文翻译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ik4 [揭阳]zêh4

    宋本广韵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