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毯

máo tǎn [ mao tan]
注音 ㄇㄠˊ ㄊ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毛毯 máotǎn

(1) 用天然毛、化学纤维等织成的毯子

woollen blanket

词语解释

  1. 毛织物名。以粗梳毛纱线作经纬,织后双面拉毛,质地厚实,保暖性能好,可作铺垫或盖被用。

引证解释

⒈ 毛织物名。以粗梳毛纱线作经纬,织后双面拉毛,质地厚实,保暖性能好,可作铺垫或盖被用。

毛毯的国语词典

用毛料制成的毯子。

如:「他常在冬天的夜里,盖著一条红色的毛毯。」

毛毯的网络释义

毛毯

  • 毛毯(英文Blanket)是一种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与被子相比较薄。其原料多采用动物纤维(如羊毛、马海毛、兔毛、羊绒、驼绒、牦牛绒)或腈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也有的是动物纤维与化纤混纺制成的。
  • 毛毯的翻译

    英语: blanket
    德语: Bettdecke (S)​, Wolldecke (S)​, umfassen, unterdrücken (V)​
    法语: couverture, feutre

    毛毯造句

    该国其余的反应是迅速和慷慨的。人们开始捐赠急需的食品,水和毛毯,它们被发送到该地区。在每一个办公室,工厂和学校在该国开始收集钱,以帮助地震灾民。这是证明和再次表示,在时代的灾难,中国人民敞开心扉向对方。
    天冷了,得赶紧换上厚的毛毯和衣襟,不然就会冻得像一朵羞涩的小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了。
    接受了他人捐献的毛毯,感觉盖上了也多了一份爱心的温暖。
    我发烧了,当时您是焦急万分,把我用毛毯裹住,向医院奔去……我顿时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我看这毛毯不是纯毛的,半真半假。
    妈妈把毛毯搭在晾衣绳上,用力拍打上面的尘土。
    分析热定型工艺对底网针刺植绒毛毯耐磨性和透气性等的影响。
    除了已经搬上车的,小王还列出了羽绒被、被套、羊毛毯、拖把、子孙桶、铅桶、铅脸盆、痰盂、棉花被。
    叙述了阳离子可染涤纶拉舍尔毛毯产品的研制过程。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深夜,她总是提着一盏油灯,跑在四公里巡诊线上,为伤员检查伤势,盖好毛毯,她还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与爱心。
    生产的毛毯主要以摇粒绒、珊瑚绒、长毛绒为面料。
    一声酒瓶被海风吹倒在桌上,老者睁开眼睛不过他并未理会酒瓶而是拉了拉搭在身上的毛毯,然后继续闭目享受着阳光。
    第二,我们回收的宝特瓶都经过加工改良成毛毯,用于国际赈灾上。
    造纸毛毯是非织造布针刺工艺的主要产品,造纸毛毯的热定型工艺决定了产品的性能。
    特别是一场大雪过后,房屋、地上、庄稼像披上一层银色的衣裳。风一吹,雪花飘飘扬扬。马路像一条玉带伸向远方,落了叶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柏树上,堆满了蓬松的雪球,大地像铺上了一层毛毯。
    现在,如果晚上比较寒冷,顾客们可以盖着毛毯在酒店外小坐了。
    同时,南侨总会还给每位机工赠送蚊帐、毛毯、工作服、卫生衣、运动鞋、奎宁等日用品及药品。
    一辆巴士将我们送到了候机楼,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毛毯和瓶装水迎接我们。
    他开始继续另外一项无意义的工作,用钉子钉穿一张厚厚的毛毯,让钉子掉在了地上。然后,他又再捡起它们,再重复前面的动作。

    汉字详情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
    tǎn [tan]
    部首: 419
    笔画: 12
    五笔: TFNO
    五行:
    仓颉: HUFF
    四角: 29718

    详细解释

    名词

    厚实有毛绒的织品

    毯,毛席。——《广韵》。又如:毯布(用细毛织成的布);线毯;地毯;挂毯;毛毯;绒毯

    英文翻译

    rug, carpet, blanket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2 taa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an3 [海陆丰腔] tan3 [梅县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n3 [宝安腔] tan3 t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九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