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头

máo tóu [ mao tou]
繁体 毛頭
注音 ㄇㄠˊ ㄊㄡˊ

词语释义

古代男子未成年者头发披垂,因用以借称男孩子。

形容小伙子、年青人。

皮毛衣服上的长毛。

方言。指婴儿。

俗称衣服缝合线外的毛边。

词语解释

  1. 古代男子未成年者头发披垂,因用以借称男孩子。

    明 孙柚 《琴心记·花朝举觞》:“咄,油嘴毛头,爹爹在堂上,快去相见。”

  2. 形容小伙子、年青人。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你这毛头小伙,动不动火星直冒。” 王统照 《站长》:“咱是毛头小子,吃粮当兵,原为没活干,下庄稼不能种地,不会手艺干不成匠人,才学了‘薛礼投军’这一套。”

  3. 方言。指婴儿。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他家大大小小,就有四代,五个男,五个女,小毛头不算。”

  4. 皮毛衣服上的长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那件袍子,可是毛头太大了,这个天气穿不住。”

  5. 俗称衣服缝合线外的毛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男子未成年者头发披垂,因用以借称男孩子。

明孙柚《琴心记·花朝举觞》:“咄,油嘴毛头,爹爹在堂上,快去相见。”

⒉ 形容小伙子、年青人。

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你这毛头小伙,动不动火星直冒。”
王统照《站长》:“咱是毛头小子,吃粮当兵,原为没活干,下庄稼不能种地,不会手艺干不成匠人,才学了‘薛礼投军’这一套。”

⒊ 方言。指婴儿。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他家大大小小,就有四代,五个男,五个女,小毛头不算。”

⒋ 皮毛衣服上的长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那件袍子,可是毛头太大了,这个天气穿不住。”

⒌ 俗称衣服缝合线外的毛边。

毛头的国语词典

小孩子。毛躁、不懂事的。

如:「你以为你很行吗?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毛头造句

妈妈可不是你这毛头小子消费的起的,你们武定侯大人亲自来此,恐怕还要看妈妈的脸色呢!
徐导演可能心里在想,这剧本的作者怎么是一个毛头小子啊,这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哈哈哈。
此时,李飞也有些费解,在他印象当中,眼前这位陈师兄极为好面子,对方一个毛头小子连连触他霉头,且还身怀巨宝,他居然不为所动。
程序经理确实要开很多会议,但是产出的主要就是规格书,所以象我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小毛头也可以干这个活。
慢慢地,羽毛头停下脚,摆出气宇轩昂的姿态,要让这个漂亮姑娘好好欣赏一番他的丰采,看她还能抵挡多久。
小毛头招架不住了,鼻子一抽,哇地一声哭起来。
它的渴望是如此之大,以致有一天,我说:“小毛头,你知道你必须做什么来满足你这渴望吗?”。
这毛头小子是个楞头青,恐怕不会轻易就改变主张的。
穆风辰拍了拍手,朝着如丧考妣的卷毛头两人大步走了过去,卷毛头不由得一个哆嗦,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好几步,色厉内荏的大吼道“别……别过来!”。
肉切八块,用水冒一下后放入陈年老坛子里,加入酱豆腐等多种调料,用七层毛头纸封好坛子口,以文火焖熟。
华山群道见他径自冲来,不禁大哗这毛头小子不知高低。
口出狂言!只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而已,如今你的兵器也在我手中,你能奈我何?
我不再是青涩的毛头小伙,而是成熟的男人,你不再是追梦的漂浮女生,而是只寻求安稳生活的女人。
海星,以及海胆、毛头星、海蛇、筐鱼、海菊花、海百合、海参组成了棘皮门动物。
把以前的一切都忘掉吧,你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如果口口声声都嚷着自己是著名的某某,那你就有可能什么都不是!
当然,当时聂大伟对聂杵是一顿羡慕嫉妒神,说聂杵学习好,头脑聪明,将来上学成才之后,比毛头毛脑的瞎闯,要强上百万倍。
这个独孤祥不是毛头毛脑的小子,从上次他用那刀骗过大家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这样的人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的。
那小毛头只不过是肠胃有些不适而已,但他的爷爷奶奶却小题大做,把他带到最好的医院去看最好的儿科医生。
业界纷纷翘首以望,一个刚成立还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能成什么大气。
哦?这位想必就是雷族近来声明鹊起的少年高手厉峰阁下吧,真是年少有为,不过我带来这位小哥也是位水族的小天才,却不是只会猎杀麋鹿的毛头小子,哈哈。

汉字详情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