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死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如用夹棍也,材新式短,簫紧窝平,收紧之时,结为死扣,其能殞命宜矣。”
比喻解不开的心思。
引证解释
⒈ 犹死结。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用刑》:“如用夹棍也,材新式短,簫紧窝平,收紧之时,结为死扣,其能殞命宜矣。”
⒉ 比喻解不开的心思。
死扣的网络释义
死扣
近义词
反义词
死扣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死 | 息姊 | 心 | 脂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si | siix/sy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2) 同本义
扣,牵马也。——《说文》
扣马而谏。——《史记·伯夷叔齐传》
梁由靡扣缪公之骖。——《淮南子·泛论》
太子与郭荣扣马。——《左传·襄公十八年》
(3) 又如:扣马(牵住马,不使前进。也作“叩马”);环环相扣;扣身(紧身,衣服紧贴身子)
(4) 捆绑;拘押 。如:扣搭(扣住,捆住);把杀人犯扣起来
(5) 假借为“敂”(击)。敲击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
扣石垦壤。——《列子·汤问》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6) 又如:扣扉(敲门);扣户(敲门);扣门(敲门);扣扃(叩门,敲门);扣阍(叩击宫门)
(7) 求教;探问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8) 又如:扣问(向人请教;询问);扣发(启发;提出意见);扣请(扣问)
(9) 叩头,俯首向下之称 。如:扣头(叩头);扣额(犹扣头)
(10) 截留 。如:扣刻,扣克(截留财物,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扣发(截留全部或部分不发);扣压(截留搁置)
(11) 扣除
逐日将本钱扣去。——《卖油郎独占花魁》
(12) 又如:扣工资;扣分数;扣钱;扣抵(扣除抵偿);扣算(过分地算计)
(13) 用钮扣固定或合拢 。如:把衣服扣上;把皮带扣上
名词
(1) 结
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系一个扣
(3) 带扣 。如:鞋扣
(4) 钮扣 。如:衣扣
(5) 通“筘”。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 。如: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腻)
量词
(1) 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
劳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银子往来的庄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螺纹的一圈叫一扣。如:拧了三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eu5 gep7 kep7 kem2 gem1 gem3 [宝安腔] kiu5 [客英字典] k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客语拼音字汇] keu4 [陆丰腔] keu5 [东莞腔] keu5 [沙头角腔] kieu5 [海陆丰腔] kieu5
◎ 潮州话:k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口 | 苦后 | 溪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kʰəu | khux/q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