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gē jué [ ge jue]
繁体 歌訣
注音 ㄍㄜ ㄐㄩㄝˊ

词语释义

歌诀 gējué

(1) 可以咏歌而有韵律的口诀;歌谣

汤头歌诀(用汤药成方中的药名编成的口诀)
formulas or directions put into verse

词语解释

  1. 口诀。为便于记诵而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比较整齐的文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这箇酒令,我们不会行;打些甚么书句,我们肚子里那里还掏得出来,只怕算盘歌诀还有两句。”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自《水经注》外,惟方伎医卜歌诀,尚有见者。”

  2. 歌谣。

    林纾 《<闽中新乐府>序》:“闻 欧 西之兴,亦多以歌诀感人者。”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引证解释

⒈ 口诀。为便于记诵而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比较整齐的文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这箇酒令,我们不会行;打些甚么书句,我们肚子里那里还掏得出来,只怕算盘歌诀还有两句。”
康有为《<日本杂事诗>序》:“自《水经注》外,惟方伎医卜歌诀,尚有见者。”

⒉ 歌谣。

林纾《<闽中新乐府>序》:“闻欧西之兴,亦多以歌诀感人者。”
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歌诀的国语词典

为了便于记诵,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

歌诀的网络释义

歌诀

  • 歌诀,读音gē jué,汉语词语,指可以咏歌而有韵律的口诀。歌谣。
  • 歌诀造句

    当下将几百句玄功歌诀,一句一句念出。
    李淳却是充耳不闻,如今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只是反复记诵着柳絮剑法的几句歌诀。
    一边动,一边口中念起了道家歌诀。
    胡不归和那个汶阳居士年代相差久远,他听这个歌诀的时候才几岁的样子,只是当歌谣来听唱的,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崇拜的想法了。
    他曾躺在杨梅树下两天两夜,认真领悟吹歌诀窍,也吹掉了几萝筐树叶,终于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只见东方灏风口诵歌诀,双手抱元横推,挺腰,双腿微弯,意守最痛的经脉。
    他创造的正负数歌诀,直到今日,仍然是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法则。
    每一路口诀虽然只有十二句八十四个字,但非常拗口,接连七个平声字后,跟着是七个仄声字,这首歌诀的字句与声韵呼吸之理全然相反,实则是调匀真气的法门。
    内功修炼歌诀意守丹田气,吞吐日月精。
    那处正是她所设下的一座法阵;之所以设置这个法阵,目的就是歌诀内外,让焰凌天死得无声无息,不留后患。
    饶舌者模糊提及的,并非汤头歌诀,而仅仅是一些单摆浮搁的药材名称。
    四处化缘的道士,只要能背下来'水凳儿歌诀'的,必是白云观出来的,玉器艺人都要好好儿地待承。
    监狱大厅的上空,随着这道歌诀缓缓的出现一道深邃似黑洞般的巨眼,冷漠的寒光,自巨眼内闪烁不止,如同代替神灵执法的巨人,要惩戒这群冒犯了神灵的人们。
    李志常依歌诀试行,起初思潮起伏,难以归摄,于是他控制呼吸节奏,减缓气血运行,不多时便空空明明一念不起。
    接着,便听到一声歌诀响起,吟歌之音,竟丝毫不逊于龙吟。

    汉字详情

    [ge]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SKS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RNO
    四角: 176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鸣叫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歌曲;歌词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英文翻译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
    jué [jue]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NWY
    五行:
    仓颉: IVDK
    四角: 357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夬( guài)声。本义:辞别,告别。特指长别)

    (2) 同本义

    与死者辞曰诀。——《通俗文》

    相诀而去。——《史记·孔子世家》

    与王诀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诀妻子。——《明史》

    梦汝来诀。——清· 袁枚《祭妹文》

    早知诀汝。

    (3) 又如:诀行(告别而行);诀去(话别离去);诀音(遗言);诀绝(诀别,长别)

    (4) 通“决”。自杀

    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周书·宣帝杨皇后传》

    未能引诀。——《隋书·薛道衡传》

    天元大怒,遂赐 后死,逼令引诀。——《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名词

    (1) 就事物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押韵的、容易记忆的词句 。如:歌诀;十六字诀;口诀

    (2) 做某事的窍门、方法 。如:秘诀;妙诀

    英文翻译

    take leave of, bid farewell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