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葛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弯曲的树枝和葛藤。
南朝 宋 谢灵运 《悲哉行》:“松蔦欢蔓延,樛葛欣虆縈。”
纠缠,盘结。
王闿运 《嘲哈蜜瓜赋》:“藤蔓牵引,鉤带樛葛。”
引申为缠夹不清。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四·宋志叙首误》:“《宋书》志叙首,文多樛葛。如《史记》有《货殖传》, 班 氏因之;《史记》有《河渠书》, 班 改名《沟洫志》。此何乃言 班 氏易《货殖》、《平準》之称,革《河渠》、《沟洫》之名乎?”
引证解释
⒈ 弯曲的树枝和葛藤。
引南朝宋谢灵运《悲哉行》:“松蔦欢蔓延,樛葛欣虆縈。”
⒉ 纠缠,盘结。
引王闿运《嘲哈蜜瓜赋》:“藤蔓牵引,鉤带樛葛。”
⒊ 引申为缠夹不清。
引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四·宋志叙首误》:“《宋书》志叙首,文多樛葛。如《史记》有《货殖传》, 班氏因之;《史记》有《河渠书》, 班改名《沟洫志》。此何乃言班氏易《货殖》、《平準》之称,革《河渠》、《沟洫》之名乎?”
樛葛的网络释义
樛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树木向下弯曲 。如:樛木(枝向下弯曲的树);樛枝(向下弯曲的树枝);樛葛(弯曲的树枝和葛藤);樛曲(曲折,弯曲)
(2) 绞结,盘缠
殇之緻,不樛垂,盖未成人也。——《仪礼·丧服》。郑玄注:不绞其带之垂者。
(3) 又如:樛结(绞结;缠结);樛盘(曲折盘结);樛缠(纠结);樛萝(纠结盘绕的萝蔓)
(4) 通“求”。寻找,探索
樛天道其焉如。——张衡《思玄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梅县腔] geu1 [海陆丰腔] kie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樛 | 居虯 | 見 | 幽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幽 | kiəu | ky/kyu |
详细解释
gé
名词
(1) (形声。从艸,曷(
)声。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2) 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Pueraria lobata ),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 。如:葛屦(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葛面(葛粉)
(3) 葛布。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衣、带等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敞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明史·海瑞传》
(4) 又如: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葛帔(用葛制成的披肩);葛纱(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
(5) 夏衣的代称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辛弃疾《水调歌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棉线或毛线作纬 。如:毛葛;华丝葛
(7) 通“盖”。掩覆 。如:葛沟(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
(8) 另见
gě
名词
(1) 姓。如:葛天氏(葛天。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东莞腔] got7 gok7 [海陆丰腔] got7 [梅县腔] got7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o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葛 | 古達 | 見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kɑt | k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