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
词语释义
构筑
(1) 构造建筑
(2) 修筑(工事)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构造建筑。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今 瀛 地震之所摧败,与 郑 之火灾、 卫 之寇难无异。公御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 清 唐甄 《潜书·劝学》:“构筑必有基,舍是而为事功,必至于倾败而殃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八:“蛛蜘结网,野蜂营窝,虽则条理井井,本能突显……然而人的构筑,胸中早有成竹,以此特异于昆虫。”
構築的国语词典
建造修筑。
如:「军方在海边构筑了许多防御堡垒。」
構築的网络释义
构筑
構築的翻译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沙头角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宝安腔] giu5 [海陆丰腔] kie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遘 | 古候 | 見 | 侯 | 去聲 | 宥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kəu | kuh/kow |
详细解释
動詞
(1) (形聲。從木,築聲。本義:築墻。古代用夾闆夾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實)
(2) 搗土使堅實
築,搗也。——《説文》
不築,必將有盗。(築,這裏指把壞墻修復、複。)——《韓非子·説難》
(3) 又如:築踏(搗土并以足踏之,使之堅實)
(4) 修建;建造(僅指建築物從無到有的建造)
曰止曰時,築壘于兹。——《詩·大雅·綿》
齊人將薛。——《孟子·梁惠王下》
甸人築坎坎。——《儀禮·既夕禮》
築場圃,十月納禾稼。——《詩·豳風》
北築長城。——漢· 賈誼《過秦論》
更築堅壘。——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築石寨土堡。——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5) 又如:築捺(修築整治,務使堅實);築壘(建築土壘);築室反耕(建築房捨,分兵耕田);築建(興築建造)
(6) 打,撃
老孫把頭伸在那裏,你且築一下兒,看可能魂消氣泄。——《西游記》
(7) 又如:築球(古代的杖撃或以足踢球)
(8) 切斷
切脯築肉。——《古文苑·王褒·僮約》
(9) 捅
賊以刀築其口,使不得言。——《三國志》
(10) 裝填
築包于司。——《典故紀聞》
(11) 又如:築礎(猶奠基)
(12) 拾取
盡、儘起而築之,歲則大熟。——《書·金滕》
名詞
(1) 搗土用的杵
傅説舉于版築之間。——《孟子·告子下》
稱畚築,程土物。——《左傳·宣公十一年》。孔穎達疏:“畚者,盛土之器;築者,築土之杵。”
身自持築臿。——《史記·秦始皇本紀》
身負闆築。——《史記·黥布傳》。注:“杵也。”
破荆和以繼築。——《楚辭·離世》。注:“木杵也。”
(2) 又如:築版(即版築。謂墻與杵);築築(上下摇動。如:築杵搗物的樣子);築臿(建築所用的杵與鍬)
(3) 指建築物
畏人成小築,褊性合幽栖。——杜甫《畏人》
(4) 又如:築底巷(一頭不通的死鬍同)
(5) 量名 。如:築賓(針灸經穴名);築鬻(築香草煮以爲鬯)
名詞
(1) (形聲。築(舊讀
),會意兼形聲。從竹,從鞏( ),鞏亦聲。竹是樂器,鞏是抱持。錶示抱持樂器。“築”是古代樂器名。)(2) 古撃弦樂器 。已失傳,大體形似筝,頸細而肩圓。演奏時,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撃弦發、髮音
築,以竹曲五絃之樂也。——《説文》
高祖撃築。——《史記·高祖記》
竽瑟空侯琴築筝。——《急就篇》。顏注:築形如小瑟而細頸,以竹撃之。”
漸離撃悲築。—— 陶淵明《咏荆軻》
(3) 水名 。即今漢水支流南河及其支流馬欄河
(4) 貴州省貴陽市的簡稱
動詞
拾 。如:築拾(拾掇,拾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k7 [梅县腔] zh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宝安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竹 | 張六 | 知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ţĭuk | triuk/t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