榼藤

kē téng [ ke teng]
注音 ㄎㄜ ㄊㄥˊ

词语释义

豆科。木质藤本。二回羽状复叶,总叶轴先端有卷须。花黄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可达一米,由多数节组成,每节一种子。种子扁圆形,富含油分。藤及种子药用;纤维供造纸或制人造棉。

词语解释

  1. 豆科。木质藤本。二回羽状复叶,总叶轴先端有卷须。花黄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可达一米,由多数节组成,每节一种子。种子扁圆形,富含油分。藤及种子药用;纤维供造纸或制人造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榼藤》:“榼藤,依树蔓生,如通草藤也。其子紫黑色,一名象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榼藤子》﹝集解﹞引 陈藏器 曰:“按《广州记》云:榼藤子生 广 南山林间。作藤着树,如通草藤。其实三年方熟,角如弓袋,子若鸡卵,其外紫黑色。其壳用贮丹药,经年不坏,取其中仁入药,炙用。”

引证解释

⒈ 豆科。木质藤本。二回羽状复叶,总叶轴先端有卷须。花黄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可达一米,由多数节组成,每节一种子。种子扁圆形,富含油分。藤及种子药用;纤维供造纸或制人造棉。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榼藤》:“榼藤,依树蔓生,如通草藤也。其子紫黑色,一名象豆。”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榼藤子》﹝集解﹞引陈藏器曰:“按《广州记》云:榼藤子生广南山林间。作藤着树,如通草藤。其实三年方熟,角如弓袋,子若鸡卵,其外紫黑色。其壳用贮丹药,经年不坏,取其中仁入药,炙用。”

榼藤的网络释义

榼藤

  • 榼藤:榼藤
  • 榼藤:中药
  • 汉字详情

    [ke]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FCL
    仓颉: DGIT
    四角: 44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使行人执榼承饮。——《左传·成公十六年》

    (2) 又如:执榼(手执酒器);倾榼(执榼倾倒);榼盏(酒杯)

    英文翻译

    wine g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h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ap7 [梅县腔] kap7 [台湾四县腔] kap7 [客英字典] kap7 h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八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盍入聲開口一等khap/qapkʰɑp
    téng [teng]
    部首: 301
    笔画: 18
    五笔: AE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BFE
    四角: 442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艹,滕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同本义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丹藤翠蔓。——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当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援茎,可编制器物);藤牌(藤制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种。由藤蒙皮制成);藤轮(藤制的靠枕);藤萝(紫藤的通称);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藤椅;藤床;藤篮;葡萄藤;瓜藤;爬藤

    英文翻译

    rattan, cane; creeper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tang4
    ◎ 客家话:[宝安腔] ten2 [海陆丰腔] ten2 [梅县腔] ten2 [台湾四县腔] ten2 [东莞腔] ten2 [客英字典] cit7 ten2 [陆丰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t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登登開平聲開口一等dongdʰəŋ

    榼藤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