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yíng lián [ying lian]
繁体 楹聯
注音 一ㄥˊ ㄌ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楹联 yínglián

(1) 挂或贴于楹柱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couplets hung on the pillars of a hall

词语解释

  1. 挂或贴于楹柱的对联。又称楹帖。相传始于 五代 后蜀 主 孟昶 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餘庆,佳节贺长春。” 宋 时更用于楹柱,故名。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许宗伯》:“每闻僧作法事归,必聚论人家字画。有云堂幅好者,有云单条好者,有云横披更妙者,有云楹联出色者,争论不一。” 苏曼殊 《与刘三书》:“ 得山 得公书楹联,亦欢喜无量。” 郭沫若 《题桂花轩》诗序:“轩在 端州 七星巖 湖畔,门外有集 毛主席 词句楹联一副:‘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参阅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

引证解释

⒈ 挂或贴于楹柱的对联。又称楹帖。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餘庆,佳节贺长春。” 宋时更用于楹柱,故名。参阅宋张唐英《蜀檮杌》卷下。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许宗伯》:“每闻僧作法事归,必聚论人家字画。有云堂幅好者,有云单条好者,有云横披更妙者,有云楹联出色者,争论不一。”
苏曼殊《与刘三书》:“得山得公书楹联,亦欢喜无量。”
郭沫若《题桂花轩》诗序:“轩在端州七星巖湖畔,门外有集毛主席词句楹联一副:‘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楹联的国语词典

悬于门旁或柱子上的对联。字数多寡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为诗词形式的演变。

楹联造句

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
清代官员顾嘉蘅还曾为此写下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昔年先帝爷在藩邸之时,圣祖爷曾赐他一副楹联,上书‘戒急用忍’四字,后来这副字先帝爷转赐于我,便是养心殿东暖阁里挂的那副。
客家人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战乱、徙迁的悲欢离合,更对祖国这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历代出现过不少楹联名家和学者。
碑记与楹联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预示着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成立后必将涌现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的佳联妙对,把三晋大地打扮得如花似锦。
宫门口有一副楹联,写着“物阜民安母仪着千秋赫濯,河清海晏圣德回万顷波澜”,字字入石三分,传递着“物阜”与“民安”的祈请。
亭内有风格各异的楹联匾额,雅趣盎然。
建筑的复原包括木作、砖石作、油饰彩画、室内装饰;园林景观的要素包括植物配置,叠山理水,楹联匾额,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景区的全貌。
这幅楹联把“营商”与“读书”相提并论、平起平坐;同时,又把徽州人读书营商的艰难生活道路,大白于广众;创业与守成的谆谆教导,晓喻天下。
楹联诗词开双花击玉敲金歌盛会;下联编读互动交相辉你唱我吟乐舞台。
古庙正门的横匾上书“大圣殿”,字体苍劲有力,大门两侧有一副雕龙刻凤的楹联,左曰“三台启圣”,右为“万笏朝天”,透视着神秘和虔诚。
而一旁的原主人住宅部分,也是一派典型的徽派风格,屋宇高敞,沉稳大气,楹联匾额穿插其中,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尤其特别的是,这副楹联是特意邀请吴家后人、书法家吴娃撰写的。
许多祈求吉祥如意的石雕,砖雕,楹联也集中反映了居民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
家人纷纷夸奖他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并鼓励他今后要多背楹联,好好学习,作出更多合辙押韵的对联。
这些楹联书法写好一片片长长的红纸。
穿越了时空,领略了古代衙府的风貌,最值得凝神驻足的,便是从大门到三堂,处处建筑物上均有的匾额楹联了。
以手援天下,应现金刚不坏身成都名士、学者、书法家颜楷题书的楹联,绝妙刻画了观音大士像。

汉字详情

yíng [ying]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ECL
五行:
仓颉: DNST
四角: 47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盈声。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2) 同本义

楹,柱也。——《说文》

旅楹有闲。——《诗·商颂·殷武》

刮楹达乡。——《礼记·明堂位》

丹桓宫楹。——《春秋·庄公二十三年》

(3) 又如:楹柱(厅堂前部的柱子)

(4) 量词。计算房屋多少的单位,一列为一楹 。如:有屋三楹

英文翻译

column, pillar; numerary adjun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in2 [海陆丰腔] rin2 [客英字典] jin2 [台湾四县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陆丰腔] jin3 [宝安腔] j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成清開平聲開口三等jĭɛŋjeng
lián [lian]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TK
四角: 18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