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哩

kǔ li [ku li]

词语释义

又叫做葵嘞是旧时北京、河北、河南一带的民间饭食。

汉字详情

kǔ,hù [ku,hu]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ADG
五行: -
仓颉: DTJR
四角: 449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茎可制箭杆

(2) 另见

英文翻译

coarse, crude;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wu6
◎ 客家话:[梅县腔] fu5 [海陆丰腔] fu3 ku3 fu6 [客英字典] fu5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ku3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古上聲開口一等ɣughox/huu
li,lǐ,lī [li]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JFG
五行:
仓颉: RWG
四角: 66015

详细解释

li

助词

(1)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测、夸张、强调等语气。跟“呢”略同 。如:还早哩

(2) 〈方〉∶用于句中并列成分之后,表示例举,跟“啦”相同 。如:笔哩,墨哩,都在桌上放着

(3) 另见 lī;lǐ

yīnglǐ

名词

英里的旧称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ile

方言集汇

◎ 粤语:le1 lei5 li1
◎ 客家话:[梅县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e1 li3 [客英字典] li3 | li1 [陆丰腔] li3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e1 li1 [宝安腔] li1 [台湾四县腔] li1 le1 li3
◎ 潮州话:li7 ,l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