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后妃所居的宫室。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躬谨兰闺,身撝椒第。”
引证解释
⒈ 指后妃所居的宫室。
引南朝梁江淹《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躬谨兰闺,身撝椒第。”
椒第的网络释义
椒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叔声。本义:花椒)
(2) 同本义。芸香科植物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香气。单数羽状复叶,果实作调味料,并可提芳香油入药。种子可榨油,叶制农药
焚椒兰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椒科(泛指各种调味佐料);椒图(椒涂。神话传说中一种形似螺蚌的动物,性好闭口,古代常把它画在门上做装饰)
(4) 辣椒 。如:朝天椒;牛角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iau1 [陆丰腔] ziau1 [客英字典] ziau1 [沙头角腔] ziau1 [客语拼音字汇] jiau1 zeu1 [台湾四县腔] zeu1 ziau1 [东莞腔] ziau1 [宝安腔] ziau1 [海陆丰腔] zi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焦 | 即消 | 精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cieu/zieu | tsĭɛ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2)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 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4)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北阙甲第。——张衡《西京赋》。 薛注:“馆也。”
公大怒…出…旬乃还第。——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馆(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门第;进士第
(6) 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动词
品第;评定 。如:第名(评定名次);第目(犹品第);第功(评定功劳等次);第品(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代词
〈方〉∶这 。如:第位(这位);第塔(方言。这里);第歇(方言。现在;此刻)
副词
(1) ∶这
(2) 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明史·海瑞传》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但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梅县腔] ti5 [海陆丰腔]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 潮州话:doiⁿ6 [饶平、揭阳、潮阳]do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第 | 特計 | 定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deh/dey | dʰ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