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兰

jiāo lán [ jiao lan]
繁体 椒蘭
注音 ㄐ一ㄠ ㄌㄢˊ

词语释义

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称。

比喻美好。

喻美好贤德者。

后妃居住处。亦代指后妃。

大夫子椒楚怀王少弟司马·子兰。二人均为佞人。

词语解释

  1. 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称。

    《荀子·礼论》:“芻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唐 杜牧 《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明 徐元 《八义记·宣子见主》:“珠围翠绕,椒兰喷衣。”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

  2. 比喻美好。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

  3. 喻美好贤德者。

    《旧唐书·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貽闺壼,彤管之职,幸无忽焉。”

  4. 后妃居住处。亦代指后妃。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宋 宫人 王昭仪 ,名 惠清 ,字 冲华 ,丙子北行,题驛中有《满江红》词云‘……名播椒兰妃后里,欢承笑语君王侧。’”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土工》:“至拱事椒兰,籍名粉黛,不可胜纪矣。”

  5. 指 楚 大夫 子椒 和 楚怀王 少弟 司马 子兰 。二人均为佞人。

    《楚辞·离骚》:“览 椒 兰 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蘺。” 王逸 注:“言观 子椒 、 子兰 变节若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谋折 仪 尚 ,贞蔑 椒 兰 。”后因以指佞人。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因献杨常侍》诗:“ 椒兰 争妬忌, 絳 灌 共谗諂。”按,后世学者或以 王逸 注为非。参阅 游国恩 《离骚纂义》。

引证解释

⒈ 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称。

《荀子·礼论》:“芻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明徐元《八义记·宣子见主》:“珠围翠绕,椒兰喷衣。”
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

⒉ 比喻美好。

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

⒊ 喻美好贤德者。

《旧唐书·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貽闺壼,彤管之职,幸无忽焉。”

⒋ 后妃居住处。亦代指后妃。

明叶子奇《草木子·谈薮》:“宋宫人王昭仪,名惠清,字冲华,丙子北行,题驛中有《满江红》词云‘……名播椒兰妃后里,欢承笑语君王侧。’”
明沉榜《宛署杂记·土工》:“至拱事椒兰,籍名粉黛,不可胜纪矣。”

⒌ 指楚大夫子椒和楚怀王少弟司马子兰。二人均为佞人。按,后世学者或以王逸注为非。参阅游国恩《离骚纂义》。

《楚辞·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蘺。”
王逸注:“言观子椒、子兰变节若此。”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谋折仪尚,贞蔑椒兰。”
后因以指佞人。 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因献杨常侍》诗:“椒兰争妬忌, 絳灌共谗諂。”

椒兰的国语词典

椒与兰,皆为香草。

椒兰的网络释义

椒兰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 明·徐元《八义记·宣子见主》:“珠围翠绕,椒兰喷衣。”
  • 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
  •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HI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YFE
    四角: 47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叔声。本义:花椒)

    (2) 同本义。芸香科植物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香气。单数羽状复叶,果实作调味料,并可提芳香油入药。种子可榨油,叶制农药

    焚椒兰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椒科(泛指各种调味佐料);椒图(椒涂。神话传说中一种形似螺蚌的动物,性好闭口,古代常把它画在门上做装饰)

    (4) 辣椒 。如:朝天椒;牛角椒

    英文翻译

    pepper, spices

    方言集汇

    ◎ 粤语:ziu1
    ◎ 客家话:[梅县腔] ziau1 [陆丰腔] ziau1 [客英字典] ziau1 [沙头角腔] ziau1 [客语拼音字汇] jiau1 zeu1 [台湾四县腔] zeu1 ziau1 [东莞腔] ziau1 [宝安腔] ziau1 [海陆丰腔] z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消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cieu/zieutsĭɛu
    lán [lan]
    部首: 213
    笔画: 5
    五笔: U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MM
    四角: 8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阑( 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英文翻译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