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袱
注音
一ˇ ㄈㄨˊ
词语释义
1.用棉﹑缎之类做成的椅子套。
词语解释
用棉、缎之类做成的椅子套。
《红楼梦》第三回:“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 黛玉 便向椅上坐了。”
引证解释
⒈ 用棉、缎之类做成的椅子套。
引《红楼梦》第三回:“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 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椅袱的网络释义
椅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ī
名词
(1) 木名。即“山桐子” 。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果实为浆果,球形,红色。如:椅梧(椅树和梧桐树)
(2) 另见
yǐ
名词
(1) (形声。从木,奇声。①本义:木名。即山桐子。《诗·銿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这个意义读
。②椅子。本字作“倚”)(2) 椅子, 有靠背的坐具
椅,坐具后有倚者,今人俗呼椅子。——《正字通》
(3) 又如:椅杌(椅子和凳子);椅背(椅披。椅子的靠背)
(4) 轿子
皇帝乘椅,自便殿举至西便门。——《辽史》
(5) 另见
英文翻译
chair, seat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2
◎ 客家话:[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3 [东莞腔] ji3 [陆丰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沙头角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n2(íⁿ) i2(í)
◎ 客家话:[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3 [东莞腔] ji3 [陆丰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沙头角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n2(íⁿ) i2(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漪 | 於離 | 影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B | ʔĭe | qie/y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妇女的包头巾
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元· 方回文
(2) 包袱 。如:袱驼(驼在马上的包裹);袱被(用布巾卷捆衣被);袱头(包头发的巾帕。即头巾)
英文翻译
a piece of cloth used wrap bundles
方言集汇
◎ 粤语:fu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k8 [宝安腔] fuk8 [海陆丰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梅县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k8 [宝安腔] fuk8 [海陆丰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梅县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伏 | 房六 | 並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bʰĭuk | b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