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椁

guān guǒ [ guan guo]
繁体 棺槨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ㄛ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棺椁 guānguǒ

(1) 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inner and outer coffins

词语解释

  1. 见“ 棺椁 ”。

  2. 亦作“ 棺槨 ”。亦作“ 棺郭 ”。棺与椁。

    《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绞衾、壙袭之度。”《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病甚临卒,将无棺郭。”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棺槨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巔。”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一套棺椁重约一万斤,要耗费成千上万的人工才能造成。”

  3. 泛指棺材。

    明 徐霖 《绣襦记·诡代僦居》:“[丑]妈妈忽得暴疾,如今将垂死已。[旦]呀,怎么好!他衣衾棺椁何曾备!”《花月痕》第四三回:“ 赞甫 、 雨农 领著 穆升 ,照料衣衾棺槨,用的棺就是停放楼下那一口。” 陶钝 《第三件棉袄》:“为了制办衣衾棺椁,发丧出殡,又取了一份四分利的钱。”

引证解释

⒈ 见“棺椁”。亦作“棺槨”。亦作“棺郭”。

⒉ 棺与椁。

《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绞衾、壙袭之度。”
《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病甚临卒,将无棺郭。”
宋苏轼《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棺槨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巔。”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一套棺椁重约一万斤,要耗费成千上万的人工才能造成。”

⒊ 泛指棺材。

明徐霖《绣襦记·诡代僦居》:“[丑]妈妈忽得暴疾,如今将垂死已。[旦]呀,怎么好!他衣衾棺椁何曾备!”
《花月痕》第四三回:“赞甫、雨农领著穆升,照料衣衾棺槨,用的棺就是停放楼下那一口。”
陶钝《第三件棉袄》:“为了制办衣衾棺椁,发丧出殡,又取了一份四分利的钱。”

棺椁的国语词典

棺材和套在棺外的外棺。

棺椁的网络释义

棺椁

  • 棺椁 读音: guānguǒ 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 棺郭 ”。 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 棺椁造句

    马丁尼用棺椁将这位母亲的尸骨收殓,对我们说“她是个谜。”。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
    一等陪葬人员自然最有尊严,被毒死后,风光大葬,并在苗王身边享有一席之地,并赐予棺椁,后人也可以因先人陪葬,在当地获得一官半职。
    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以是莫知事治棺椁,后极坚致,理其家尤备,此皆有古道,非常人所可及。
    在这座墓的棺椁与档板之间的淤泥中还发现一件大牍,出土时与漆耳杯、夕勺等随葬器物混在一起,保存完好。
    我凑上前一看,这铜棺椁中没有内棺,里面竟然横放着的是一尊圆形的青铜鼎,并无任何尸骸。
    这可不是棺材,这叫石椁,棺椁,棺椁,木头棺材在这石匣子里边呢,能享受这种待遇的,肯定是一高干,说不定是个王爷。
    考虑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盗掘起来很容易。
    “黄肠题凑”,合起来解释就是指,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而成的框形结构,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
    李浩瑜思量少冲是半道入教,与柳絮儿又情深意浓,私下就与陆家丰商议依中原旧俗操办丧葬,先在别院内设下灵堂,停尸三日后用棺椁成殓埋葬于小弥山。
    东殿外摆着棺椁、纸钱这些丧葬用品,一副要出丧的架势。
    我的寿衣太大棺椁太小分配给我的土地上有太多的蚂蚁那些男人都来了我爱过的有的打伞有的流泪我知道你难过留不住你那拜拜啦希望你在那边多几个奔走之友饭饱酒足。
    待挂好施啸云的遗像,摆好棺椁,供上香案,摆上各色贡品,此时大殿之内香烟袅绕,肃穆庄严。
    琼霄咬牙切齿,碧霄则是面皮发红,心中的无明业火顿时中烧;碧霄曰“吾兄棺椁在那里?”。
    点点光芒飞散过后,张扬心口的贯通伤霍然而愈,祭坛、棺椁都消失不见,只有一块血红色的玉石状固体停留在张扬的胸口。
    满族人火化的习俗导致不会有棺椁,也就不会披金戴银,所以也落得清净。
    再加上棺椁的密封性好,就容易出现尸身不腐的情况,阿鲁特氏后来尸身不腐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档案上所载的‘绝粒陨生’的说法,而并非传言中的吞金而亡。
    衣衾棺椁,穷极华侈,斋醮追荐,自不必说。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

    汉字详情

    guān [guan]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PNN
    五行:
    仓颉: DJRR
    四角: 439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官声。本义: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 同本义。亦称:棺木,棺函,棺柩,棺衬

    棺,榇也,所以掩尸。孝经郑注:“周尸为棺。”——《说文》

    棺之为言完,所以藏尸令完全也。——《白虎通》

    阳作木棺,有虞氏用瓦棺。——《古文考》

    (2) 又如:棺材本(借指养老的钱);棺材座子(棺材下面的底座);棺尸(棺材中的尸体);棺衾(棺材和衾被。泛指殓尸之具)

    英文翻译

    coffin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 客家话:[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gon1 [陆丰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沙头角腔] gon1 [东莞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guǒ [guo]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YBG
    五行:
    仓颉: DYRD
    四角: 409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木。本义: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同本义

    椁,葬有木郭也。——《说文》

    不树者无椁。——《周礼·地官·闾师》

    汤母曰:“ 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史记·张汤列传》

    英文翻译

    outer-coffin; va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w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客英字典] gw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梅县腔] gw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博鐸合入聲合口一等kuɑkku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