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棘木之心。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朱熹 集传:“棘,小木,丛生,多刺,难长,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以凯风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时。”后以喻人子的稚弱或思亲之心。 晋 陆云 《岁暮赋》:“变棘心之柔风兮,滋丰草之湛露。”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序》:“小失怙恃,推棘心以求上乘。”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诗之四:“应将嬴女乘鸞扇,更助南风长棘心。” 丁上左 《和龙丁华书伉俪唱和词原韵》:“凯风何故棘心吹,不语停针添线迟。”
引证解释
⒈ 棘木之心。
引《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朱熹集传:“棘,小木,丛生,多刺,难长,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以凯风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时。”
后以喻人子的稚弱或思亲之心。 晋陆云《岁暮赋》:“变棘心之柔风兮,滋丰草之湛露。”
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序》:“小失怙恃,推棘心以求上乘。”
宋苏轼《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诗之四:“应将嬴女乘鸞扇,更助南风长棘心。”
丁上左《和龙丁华书伉俪唱和词原韵》:“凯风何故棘心吹,不语停针添线迟。”
棘心的国语词典
荆棘的木心。
棘心的网络释义
棘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朿(
)。“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3)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4)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6)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如:额棘;髂棘
(7)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8)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9)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
(10) 中国地名
(11)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12)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3) 姓
形容词
(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
(2) 办事艰难
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
(3) 通“亟”。急切,急迫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
(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
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t7 [宝安腔] git7 [梅县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殛 | 紀力 | 見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kik/kiok | k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心 | 息林 | 心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sĭĕm | s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