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

gùn bàng [ gun bang]
注音 ㄍㄨㄣˋ ㄅ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棍棒 gùn bàng

1.  棍子和棒的总称。

stick;

2.  器械体操用具。

3.  包着皮的铅头棍棒、警察指挥棒或用作大头短棒的其它物体。

cudgel;

词语解释

  1. 棍子和棒的总称。可用作器械体操用具或武术器械等。古时多用作武器。

    《水浒传》第十四回:“﹝ 晁盖 ﹞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劈脸便打。”《水浒传》第三四回:“那一百四五十军汉、寨兵,各执着缨枪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

引证解释

⒈ 棍子和棒的总称。可用作器械体操用具或武术器械等。古时多用作武器。

《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水浒传》第三四回:“那一百四五十军汉、寨兵,各执着缨枪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

棍棒的国语词典

棍子与棒子。

如:「请将墙角那些棍棒拿给我。」

棍棒的网络释义

棍棒

  • 棍棒,指棍子和棒的总称。可用作器械体操用具或武术器械等。
  • 棍棒的翻译

    英语: club, staff, stick
    德语: Keule (S)​, Knüppel, Stock (S)​
    法语: massue, matraque

    棍棒造句

    矿工们手持棍棒冲过了警戒线。
    当手持棍棒或石头时,所有其他使用工具的灵长类动物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对用手的偏好。
    每一户地道的汕尾人家里,都会有一根擂茶的棍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根粗壮的擂棍会渐渐纤细,实践着“木棍磨成针”的故事。
    还是我家孩子教育得好,敢顶嘴的话我马上就是一巴掌过去,要是做错事就饿饭三天,学习偷懒就拳打脚踢,偶尔也动用皮鞭棍棒,打得连他亲娘都认不出。
    光明磊落铮铮铁汉,棍棒之下委曲成才,节俭善良未语先笑,快人快语不懂心机,乐善好施懂得让梨。脱贫致富无暇泡妞,光明正大多交女友。祝:光棍节快乐脱光!
    那个保镖用手中的棍棒,仅仅一记猛击,就打得她脑袋开花,一命归西。
    但有的父亲把一个“严”字衍化为棍棒教育、打骂教育。
    两人带着尖刀、棍棒赶到宾馆门前,看到眼前两个背影,一个细高挑儿,一个短粗胖儿。
    中国一直都主张棍棒教育,孩子犯错就揍打一顿。
    木文君快步跑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对拎着棍棒板砖儿的众人说:“我来之前已经通知了校方和警察,你们时间不多,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抓紧吧!”然后绝尘而去。
    李先生说,随后罗某持刀逼着他上车,将他带到市郊一个工地中,被七八个人持铁枝和棍棒连续殴打。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棍棒教育”也许能让孩子们暂时地赢在分数上,但是却不一定能让孩子赢在未来,所以请告别“棍棒教育”,还我们的孩子一张笑脸。
    最初工作室推出了手绘鞋、彩绘恤等,但真正让她们声名鹊起的却是彩绘冰棍棒。
    忙忙忙,日子过得真匆忙;想想想,天天来把朋友想;忘忘忘,承诺朋友的事情你可别忘。小年到了,欠了一年的饭局该请了吧,这次你再忘,小心挨棍棒。
    来不得多做解释,对方早已逼近,廖海钟和钟坤以及常开心不敢有丝毫怠懈,抡起棍棒直接迎了上去,士气凌然,一向胆小的刘溢星则站在原地,表情复杂。
    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发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
    善意的嘲笑看起来是一根合适的棍棒,但运用时必须非常谨慎,并注意技巧,否则你可能骑虎难下。
    古话说“惯养忤逆儿,棒打出孝子”,现如今还有很多家长把棍棒教育当成重要的教育方式。
    吴兴国自小在剧校学戏,他笑称“每天是在棍棒下醒来的”。
    他没有用棍棒来管束我们,甚至连他的训斥也不像是责骂。

    汉字详情

    gùn [gun]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JXX
    五行:
    仓颉: DAPP
    四角: 46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棍棒

    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

    (2) 又如: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3) 品行很坏的人

    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4) 又如: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老光棍);讼棍;棍徒(恶棍,无赖之徒);棍骗(无赖,拐骗);棍蠹(无赖汉)

    英文翻译

    stick, cudgel; scoundre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3
    ◎ 客家话:[梅县腔] gun5 [宝安腔] gun5 [东莞腔] gun5 [海陆丰腔] gun5 [客英字典] gwun5 [陆丰腔] gun5 [客语拼音字汇] gun4 [沙头角腔] gun5 [台湾四县腔] g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本上聲合口一等ɣuənghuonx/huoon
    bàng [bang]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DWH
    五行:
    仓颉: DQKQ
    四角: 4595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 同本义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魏书·尔朱荣传》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 击球物 。如:垒球棒

    动词

    (1) 用棍棒打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 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形容词

    (1) 〈方〉∶好,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 〈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 〈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如:棒硬(坚硬)

    英文翻译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g5
    ◎ 客家话:[东莞腔] pen3 [宝安腔] pong3 pong5 [梅县腔] pong5 [海陆丰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5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p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項上聲開口二等brungx/beonkbʰ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