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谱角抵

jiǎn pǔ jiǎo dǐ [jian pu jiao di]
繁体 檢譜角觝
注音 ㄐ一ㄢˇ ㄆㄨˇ ㄐ一ㄠˇ ㄉ一ˇ

词语释义

谓按谱角逐。角觝,即“角抵”。古代的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之摔跤。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MM
四角: 489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2)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3)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4)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5)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6)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动词

(1)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2)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3)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4)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5) 拣选,挑出 。如:检举(选拔;举荐)

(6) 翻阅,查阅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7) 收拾,整理 。如:检场(收拾场地;收拾场地的人);检幅(修整边幅);检饬(整治);检晒(整理翻晒)

(8) 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收聚

检身若不及。——《书·伊训》。《正义》云:检,谓自摄敛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管子·山权数》

形容词

(1) 端正的 。如:检正(端正的操行);检著(正大精辟);检才(坏蛋;滑头)

(2) 有法度的 。如:检检(有法度的样子)

英文翻译

check;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宋本广韵

[pu]
部首: 226
笔画: 14
五笔: YUO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TCA
四角: 387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普声。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

(2) 同本义

谱,牒也。——《广雅》

谱,籍录也。——《说文新附》。朱骏声曰:“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

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旧唐书·经籍志上》

(3) 又如:食谱;歌谱;谱学(研究氏族或宗族世系的学科);谱录(用谱表的方式记录世系);家谱;棋谱

(4) 符号或文字列记乐歌的音节、声调,以便奏唱的籍录

自历代至于本朝,雅乐皆先制乐章而后成谱,崇宁以后乃先制谱后命词。——《宋史·乐志》

(5) 又如:简谱;五线谱;工尺谱;乐谱

(6) 大致的把握 。如:做事有谱儿

(7) 将放射物或波的诸分量按某种可变特征(如波长、质量或能量)分开并排列而成的一种系列 。如:光谱;能谱

动词

(1) 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系统编排记录

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亦曰绪也,主绪人世类相继如统绪也。——《释名》

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三代世表》

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谱列(按照事物的系统和类别编排);谱注(记叙记载);谱状(记载家族及历史的书籍)

(3) 写曲 。如:把这首诗词谱成歌曲;这首歌是谁谱的曲

英文翻译

list, table; musical score

方言集汇

◎ 粤语:pou2

宋本广韵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707
笔画: 7
五笔: Q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BG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lukluk
[d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QAY
五行:
仓颉: QHPM
四角: 52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氐( )声。本义:挤,推)

(2) 同本义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3) 又如:抵掎(排挤攻击);抵斥(排斥);抵排(排斥;抵触)

(4) 抵赖,拒不承认事实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5) 又如:抵讳(抵赖;不认账);抵谰(抵赖,拒不承认)

(6) 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7) 触犯 。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8) 抵偿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9) 又如:抵充(抵偿充当);抵补(抵充补足)

(10) 诋毁 。如:抵诃(诋毁呵斥)

(11) 抵达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12) 又如:抵任(到任);抵官(到职);日内抵京

(13) 相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14) 又如:价抵连城

(15) 碰 。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6) 支撑 。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7) 扔,掷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8) 又如:抵掷(投掷)

(19) 欺诈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20) 又如:抵换(掉换。以假换真或以次换好);抵盗(从自己家或主人家向外偷东西)

(21) 抨击 。如:抵隙(抨击缺点)

(22) 指责 。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动词

(1) 用角顶,相触

牴,触也。从牛,氐声。字亦作觝。——《说文》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

触崖觝隈。——稽康《琴赋》

(2) 又如:抵触(冒犯,顶撞)

英文翻译

resist, oppose; deny; off-set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i3 (du2)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3 [陆丰腔] di3 [客英字典] di3 [东莞腔] di3 [梅县腔] dai1 dai3 di3 din3 [沙头角腔] di3 [宝安腔] di3 | dai3 [海陆丰腔] di3 (du2)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

检谱角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