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柙

jiǎn xiá [ jian xia]
繁体 檢柙
注音 ㄐ一ㄢˇ ㄒ一ㄚˊ

词语释义

亦作“检押”。

犹规矩,法度。

保护书籍的封套。

矫正,约束。

词语解释

  1. 亦作“ 检押 ”。犹规矩,法度。

    《汉书·扬雄传下》:“君子纯终领闻,蠢廸检押。” 颜师古 注:“检押,犹隐栝也,言动由检押也。”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故检柙之臣,不虚於侧。”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张乖崖 镇 蜀 ,当遨游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

  2. 矫正,约束。

    《东观汉记·杜林传》:“ 成王 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 殷 民六族分 伯禽 ……检柙其姦宄。”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孔子 作《春秋》……所以检柙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 千里 自以贵臣,坐排斥,意常怏怏,不检柙,时出行林薄间,猝为虎所杀。” 章炳麟 《訄书·订文》:“故经説上下,权舆於是,龙施相绍,其流遂昌,辩士凌誶,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3. 保护书籍的封套。

    《说文·木部》:“梜,检柙也。” 段玉裁 注:“检柙皆函物之偁,然则梜亦谓函物之器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检押”。

⒉ 犹规矩,法度。

《汉书·扬雄传下》:“君子纯终领闻,蠢廸检押。”
颜师古注:“检押,犹隐栝也,言动由检押也。”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故检柙之臣,不虚於侧。”
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张乖崖镇蜀,当遨游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

⒊ 矫正,约束。

《东观汉记·杜林传》:“成王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殷民六族分伯禽 ……检柙其姦宄。”
汉王充《论衡·对作》:“孔子作《春秋》……所以检柙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
清侯方域《蹇千里传》:“千里自以贵臣,坐排斥,意常怏怏,不检柙,时出行林薄间,猝为虎所杀。”
章炳麟《訄书·订文》:“故经説上下,权舆於是,龙施相绍,其流遂昌,辩士凌誶,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⒋ 保护书籍的封套。

《说文·木部》:“梜,检柙也。”
段玉裁注:“检柙皆函物之偁,然则梜亦谓函物之器也。”

检柙的网络释义

检柙

  • .犹规矩,法度。《汉书·扬雄传下》:“君子纯终领闻,蠢廸检押。” 颜师古注:“检押,犹隐栝也,言动由检押也。
  •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MM
    四角: 489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佥( 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2) 同本义

    检,书署也。——《说文》。按,今字作签。

    辄皂囊施检。——《后汉书·公孙瓒传》

    (3) 又如:检封(缄封,封藏);检素(封好的信,书信)

    (4) 法式,法度

    检,法度也。——《苍颉篇》

    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

    (5) 又如:检式(法式;制度);检押(也作“检柙”,“检狎”。规矩,法度;或匡正)

    (6) 品行;节操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三国志》

    动词

    (1) 约束,限制

    德亡首褒不检。——《汉书·王莽传》。注:“局之。”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司徒空《退栖》

    (2) 又如:检束(整顿好行装);检勑(检点,整饬);检邪(制止邪气);检勒(检点约束);检局(约束,节制)

    (3) 考查,察验

    骠骑执法以检下。——《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注:“犹察也。”

    (4) 又如:检还(查点清楚后归还);抄检(搜查,查抄);检尸(验尸);检视(检查,料理);检详(审查考核)

    (5) 拣选,挑出 。如:检举(选拔;举荐)

    (6) 翻阅,查阅 。如:检卷(检阅文书案卷);检书(翻阅书籍);检量(查阅斟酌)

    (7) 收拾,整理 。如:检场(收拾场地;收拾场地的人);检幅(修整边幅);检饬(整治);检晒(整理翻晒)

    (8) 通“敛”。收敛,约束言行;收聚

    检身若不及。——《书·伊训》。《正义》云:检,谓自摄敛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梁惠王上》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管子·山权数》

    形容词

    (1) 端正的 。如:检正(端正的操行);检著(正大精辟);检才(坏蛋;滑头)

    (2) 有法度的 。如:检检(有法度的样子)

    英文翻译

    check;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宋本广韵

    xiá [xi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LH
    五行:
    仓颉: DWL
    四角: 469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文象形。从木,甲声。本义:关兽的木笼)

    (2) 同本义

    柙,槛也,以藏虎兕。——《说文》

    虎兕出于柙。——《论语·季氏》

    实则禽槛豕匣也。——《菩提寺疏》

    杨幺虽有忠义之心,其余虎性岂能易驯?幸得入柙,留之必遗后患。——《后水浒传》

    (3) 又如:柙板(一种刑具);柙床(扣住重犯手脚的睡床)

    (4) 通“匣”。箱匣

    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庄子·刻意》

    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检柙。——《法言·序》

    (5) 又如:柙匮(箱柜)

    动词

    关押,押解

    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管子·小匡》

    拱柙天人矣。——《后汉书》

    英文翻译

    cage, pen for wild animal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ap7 [客英字典] ap7 [海陆丰腔] ap7 [梅县腔] 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甲入聲開口二等ɣapghrap/h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