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熊

mèng xióng [ meng xiong]
繁体 夢熊
注音 ㄇㄥˋ ㄒㄩㄥˊ

词语释义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本《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又:“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词语解释

  1.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本《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羆。”又:“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 郑玄 笺:“熊羆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清 钱谦益 《秦淮花烛词》之七:“绣佛旛前祝梦熊,金光夫妇宿因同。”

引证解释

⒈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

语本《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羆。”
又:“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
郑玄笺:“熊羆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
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清钱谦益《秦淮花烛词》之七:“绣佛旛前祝梦熊,金光夫妇宿因同。”

梦熊的国语词典

生男孩的预兆。参见「梦兆熊罴」条。

梦熊的网络释义

梦熊

  •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本《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又:“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郑玄 笺:“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
  • 梦熊造句

    此外,当时还有张恺、戴梦熊、李运刚的山水纪游诗,清逸典雅,韵味悠远。
    叶梦熊和李成梁也于此深感皇帝爱民如子、鱼水之情的深谋远虑。
    家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
    本报讯日前,明代著名三尚书之一的惠州人叶梦熊墓在惠州西湖边被重新寻出,惠州市有关部门在制定西湖规划中,已有了修复叶梦熊墓的具体规划。
    交通部次长劳之常、交通部参事陆梦熊、交通部技监颜德庆担任第二部委员会委员,专门负责接收胶济铁路。
    一晃两年逝之,府中四房妻妾皆无梦熊之兆,但杨大善人之名却已广播远近。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韩愈 
    王先生四十得子,异常高兴。同事们也前来祝贺他的梦熊之喜。

    汉字详情

    mèng [meng]
    部首: 337
    笔画: 11
    五笔: SS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NI
    四角: 44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动词

    (1) 做梦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英文翻译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方言集汇

    ◎ 粤语:mu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ng5

    宋本广韵

    xióng [xiong]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CEX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PF
    四角: 22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形容词

    (1) 通“雄”。雄性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动词

    斥骂 。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英文翻译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ngi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ngiung2 [东莞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沙头角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

    梦熊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