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

méi dú [ mei du]
注音 ㄇㄟˊ ㄉ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梅毒 méidú

(1) 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后天患者 95%由性交引起,先天者由孕妇传给胎儿,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临床病程分三期,持续多年,可侵害许多器官和组织

syphilis

词语解释

  1. 性病的一种。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症状是:初期出现硬性下疳,发生淋巴结肿胀;第二期,出现各种皮疹,个别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第三期,皮肤、黏膜形成梅毒瘤,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本病可潜伏多年而无任何症状,亦可由孕妇传给胎儿。有的地区叫杨梅疮。

引证解释

⒈ 性病的一种。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症状是:初期出现硬性下疳,发生淋巴结肿胀;第二期,出现各种皮疹,个别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第三期,皮肤、黏膜形成梅毒瘤,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本病可潜伏多年而无任何症状,亦可由孕妇传给胎儿。有的地区叫杨梅疮。

梅毒的国语词典

病名。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潜伏期约三星期。症状是先在局部(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第二期则产生全身性红疹,第三期则造成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

梅毒的网络释义

梅毒

  •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 梅毒的翻译

    英语: syphilis
    德语: Syphilis (S, Med)​
    法语: syphilis

    梅毒造句

    因为梅毒的皮肤病变有的类似杨梅状,故又称此病为“杨梅疮”或“杨梅大疮”。
    爱美人士在被人胎素“强大”功效忽悠的同时,却忽略了这种来源不明、去向不明的人胎素可能携带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病原体,人体极易受到感染。
    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等在生殖器部位也都有病变。
    避孕套也提供了一些维护以防止疱疹、梅毒和软下疳,但是生殖器溃疡的性病也能通过与受沾染的皮肤接触而传染到。
    抗生素也让痘疹、伤害、淋病、梅毒等过去谈虎色变的疾病退出了历史舞台。至少,性病已经非常好治了。
    如果你拿到列宁的案卷并从其上删掉列宁这个名字,然后再把它交给一个传染病学的神经症专家,他会说:‘这是梅毒’。
    季某答允半年内还给何小姐,季,梅毒的传染途径某拿钱后就杳无消息。
    最近,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得孕妇的羊水,以其作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对先天性梅毒有诊断价值。
    二期梅毒亦可累及指甲,出现甲沟炎、甲床炎及其他异常改变,与其他非梅毒性的甲病类似。
    目的观察碘化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疗效。
    欧洲的黄瓜为什么会传播病毒呢?不是淋病,不是梅毒,而是大肠杆菌。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患梅毒的德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廉·尼采说,只有具有坚实信仰的人,才能得到怀疑宗教的奢侈。人文主义者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像我一样属于生活舒适安逸的中产阶级。可以在世俗的知识和希望中得到足够的乐趣,而大多数人则不然。库尔特·冯内古特。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健康体检人员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
    软下疳肯定会增加的传播性,单纯疱疹、梅毒、滴虫病和其他感染更可能引发传播。
    从我国古代医书中可以看到有淋病的病征记载,而且其出现远超过梅毒的描述。
    梅毒瘤一种小的橡胶肉牙瘤,中心坏死,周围包裹着一层发炎的。
    梅毒不能从厕、池、热点桶装、衣物或共用食具。
    晚期妊娠患者可传播给胎儿,从而使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
    从奕?的遭遇可以看出,慈禧真的没有政略只有权术,只有极强的权力欲望,在她的权力欲望之下,同治可以死于“梅毒大疮”。
    梅毒瘤一种小的橡胶肉牙瘤,中心坏死,周围包裹着一层发炎的纤维。

    汉字详情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TXU
    dú,dài [du,dai]
    部首: 511
    笔画: 9
    五笔: GXGU
    姓名学:
    仓颉: QMWYI
    四角: 507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屮(象草木初生),毒声。本义:毒草滋生)

    (2) 毒物;毒药

    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说文》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医师》

    (3) 又如:服毒;下毒;毒汁,毒矢(毒箭);毒尽癍回(出天花后身上的癍痕消退);毒女(染有病毒的女子);毒熨(用药物熨贴毒病患处以治疗);毒弩(发射毒箭的弩弓);毒虺(毒蛇,毒虫);毒恶(指有毒的生物。如:毒蛇、蝎子等);毒蝮(指蝮蛇);毒螫(指毒汁、毒素)

    (4) 祸患,祸害 。如:毒患(祸患);毒乱(祸乱);毒浪(恶浪。比喻动乱,灾难)

    (5) 苦;苦痛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书·汤诰》。孔传:“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6) 罪恶 。如:毒乱(为恶作乱;破坏扰乱)

    (7) 姓

    动词

    (1) 毒害

    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毒老鼠;毒人(毒害别人);毒化(利用毒品残害人们。亦指用落后反动思想腐蚀人们);毒瘾(吸毒的癖好。因吸毒而失业,贫穷潦倒);毒钩(指某些动物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针刺)

    (3) 伤害;危害 。如:毒祸(危害;伤害);毒螫(毒害;危害);毒贼(残害,伤害)

    (4) 怨恨,憎恨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毒情(怨仇);毒恨(痛恨;憎恨);毒苦(怨恨);毒孽(犹痛恨);毒情(犹冤仇)

    (6) 通“督”。治理

    以此毒天下。——《易·师》

    形容词

    (1) 有毒的;恶性的

    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如:毒卉(毒草);毒虫(使人害病的虫);毒蝤(有毒的梭子蟹);毒鱼口(也称便毒、横痃,指各种性病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毒蛇螫手,壮士解腕(喻为全局忍痛割让局部);毒孽(深重的罪孽);毒病(恶性病症);毒症(毒病);毒肿(毒性肿块);毒疮(恶性疮疡);毒利(恶疾)

    (3) 厚;多 。如:毒赋(繁重的赋税);毒炽(毒气盛炽)

    (4) 暴烈;猛烈 。如:毒毒(酷烈);毒燎(烈火)

    (5) 指极盛的热气 。如:毒暑(酷热的夏天)

    (6) 厉害;甚于

    有九折坂,夏则凝冰,冬则毒寒。——《水经注·河水》

    (7) 又如:毒严(严寒)

    (8) 狠;狠毒 。如:毒着儿(毒手;毒辣的法子);毒切(狠毒严酷);毒恶(狠毒凶恶);毒口(恶毒的语言)

    dài

    (1) 古同“玳”,玳瑁。

    英文翻译

    poison, venom;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 客家话:[梅县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丰腔] tuk8 teu6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tug6 [宝安腔] t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沃入聲開口一等duuk/dvkdʰu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