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 梅花粧 ”的省称。
前蜀 牛峤 《红蔷薇》诗:“若缀 寿阳公主 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东坡 有小妹,善词赋,敏慧多辩,其额广而如凸。 坡 尝戏之曰:‘莲步未离香阁外,梅妆先露画屏前。’”参见“ 梅花粧 ”。
“ 梅花粧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可憎的脸儿堪捻塑,梅粧浅浅宜澹注。” 明 陈铎 《梧桐树·冬日题情》套曲:“学弄梅粧,又恐怕天孙妒,无言半晌空扃户。”参见“ 梅花粧 ”。
指梅花。
清 陈维崧 《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飘残杏靨,春事今年恁快。”
引证解释
⒈ “梅花粧”的省称。参见“梅花粧”。
引前蜀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东坡有小妹,善词赋,敏慧多辩,其额广而如凸。 坡尝戏之曰:‘莲步未离香阁外,梅妆先露画屏前。’”
⒉ “梅花粧”的省称。参见“梅花粧”。
引唐李商隐《对雪》诗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粧。”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可憎的脸儿堪捻塑,梅粧浅浅宜澹注。”
明陈铎《梧桐树·冬日题情》套曲:“学弄梅粧,又恐怕天孙妒,无言半晌空扃户。”
⒊ 指梅花。
引清陈维崧《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飘残杏靨,春事今年恁快。”
梅妆的国语词典
形容女子美艳的面额装饰或比喻梅花艳丽。参见「梅花妆」条。
梅妆的网络释义
梅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爿(
)声。本义:梳妆打扮)(2) 同本义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名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