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桧和柏。
唐 方干 《赠诗僧怀静》诗:“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宋 苏轼 《灵璧张氏园亭记》:“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气。”
桧的一种。常绿灌木。俗称子孙柏。
《尔雅翼·释木一》:“檜,今人亦谓之圆柏,以别於侧柏。又有一种别名檜柏,不甚长,其枝叶乍檜乍柏,一枝之间屡变,人家庭宇,植之以为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松叶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
引证解释
⒈ 桧和柏。
引唐方干《赠诗僧怀静》诗:“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宋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气。”
⒉ 桧的一种。常绿灌木。俗称子孙柏。
引《尔雅翼·释木一》:“檜,今人亦谓之圆柏,以别於侧柏。又有一种别名檜柏,不甚长,其枝叶乍檜乍柏,一枝之间屡变,人家庭宇,植之以为玩。”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柏》:“松叶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
桧柏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柏科圆柏属,常绿灌木。干直立,高约二十公尺。叶有二种,一为针叶,长约五至五十公厘,表面凹形。一为鳞片形,交互叠生,长约一点五公厘。花单性甚小。毬果肉质,熟时呈黑紫色。种子二至三枚,卵圆形。四月开花,十月果熟。
桧柏的网络释义
桧柏
桧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uì
名词
(1) 即圆柏 。一种常绿乔木( Sabina chinensis 或 Juniperus chinensis ),叶有鳞形和刺形两种,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
(2) 另见
(用于人名)huì
名词
(1) ——人名用字 。如:秦桧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
(2) 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柏,鞠也。——《说文》
柏,椈。——《尔雅》
鬯臼以椈。——《礼记·杂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 柏属约20种。如: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常绿树,可供观赏和材用,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4) 柏叶 。如:柏酒(以柏树叶浸泡的酒)
(5) 特指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固称)
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 黄滔《祭陈侍御》
(6) 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于是江、 黄、 道、 柏方睦于 齐。——《左传》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pak7 [宝安腔] pak7 [梅县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pag5 [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 潮州话:bêg4 bêh4(pek pe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pɐk | prak/p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