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樽

guì zūn [ gui zun]
注音 ㄍㄨㄟˋ ㄗㄨㄣ

词语释义

亦作'桂尊'。亦作'桂罇'。 对酒器的美称。

词语解释

  1. 亦作“ 桂尊 ”。亦作“ 桂罇 ”。对酒器的美称。

    《南齐书·乐志》:“桂樽既涤,瑶俎既薰。”《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菆涂既启,桂罇虚凝。” 唐 骆宾王 《秋日饯尹大往京》诗序:“ 薛六郎 四海情深,飞桂尊而举白。” 唐 白居易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诗:“蕙帐夜瑟淡,桂樽春酒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桂尊”。亦作“桂罇”。对酒器的美称。

《南齐书·乐志》:“桂樽既涤,瑶俎既薰。”
《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菆涂既启,桂罇虚凝。”
唐骆宾王《秋日饯尹大往京》诗序:“薛六郎四海情深,飞桂尊而举白。”
唐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诗:“蕙帐夜瑟淡,桂樽春酒浓。”

桂樽的网络释义

桂樽

  • 桂樽,汉语词语,读音是guì zūn,指对酒器的美称。
  • 汉字详情

    guì [gui]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F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GG
    四角: 44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2)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芩藭厚朴桂栝蒌。——《急就篇》

    (3) 月桂属的乔木或灌木,尤指月桂,其叶子被古希腊人用来为德尔斐神桂冠竞技运动的胜利者加冠

    (4) 即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 ),亦称“桂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果黑色。花可作香料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5) 又如:桂霭(桂花的香气);桂魄(相传月中有桂,因以借指月亮);桂醑(桂花美酒);桂花(月光);桂殿凉蟾(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亮里有桂树和蟾蜍而得名)

    (6) 广西简称 。如:桂海(南海的别称。指南方广西等地)

    (7) 姓

    英文翻译

    cassia or cinnamon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 客家话:[梅县腔] gwi5 [海陆丰腔] gui5 [客语拼音字汇] gui4 [陆丰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台湾四县腔] gui5 [东莞腔] gui5 [宝安腔] g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惠齊合去聲合口四等kueh/kueykiwei
    zūn [zun]
    部首: 420
    笔画: 16
    五笔: SUS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TWI
    四角: 489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尊声。本作“尊”。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有酒盈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2) 又如:樽杓(指饮酒之器);樽桂(杯中的桂花酒);樽酌(指饮酒之器);樽酒(杯酒)

    动词

    (1) 往酒器里倒酒

    少倾,摆出酒席,四位樽酒论文。——《儒林外史》

    (2) 通“撙”。抑止

    樽流遁之观。——《淮南子·要略》。杨树达云:“樽,经传通作撙。”

    (3) 又如:樽约(谓节约,樽,同“撙”);樽节(节省。樽,通“撙”)

    英文翻译

    goblet; jar, jug; 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梅县腔] zun1 [陆丰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zun1 [宝安腔] zun1 [海陆丰腔] z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祖昆平聲合口一等tsuəncuon/zu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