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犬吠尧

jié quǎn fèi yáo [ jie quan fei yao]
繁体 桀犬吠堯
注音 ㄐ一ㄝˊ ㄑㄨㄢˇ ㄈㄟˋ 一ㄠ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桀犬吠尧 jiéquǎn-fèiyáo

(1) 《汉书·邹阳传》:“桀之犬可使吠尧”,后以“桀犬吠尧”比喻走狗一心为它的主子效劳,也比喻各为其主

The dog of Jie barked at Yao-utterly unscrupulous in its zeal to serve its master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成语用法

桀犬吠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坏人攻击好人。

引证解释

⒈ 桀相传是夏代的暴君, 尧是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圣君。“桀犬吠尧”谓桀的狗向着尧乱叫。比喻坏人的爪牙攻击好人。也谓各为其主。

语出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於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晋书·康帝纪》:“桀犬吠尧,封狐嗣乱,方诸后羿,曷若斯之甚也。”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丞相你岂不知, 桀犬吠尧,尧非不仁,犬固吠非其主也。”
郭沫若《满江红》词:“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桀犬吠尧的国语词典

夏桀的狗对著尧乱叫。语本《汉书.卷五一.邹阳传》:「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喻不问仁暴,只忠于主人。《晋书.卷七.康帝纪》:「桀犬吠尧,封狐嗣乱,方诸后羿,曷若斯之甚也。」

桀犬吠尧的网络释义

桀犬吠尧

  • 桀犬吠尧,字面意思为暴君夏桀的狗向圣王唐尧吠叫,比喻奴才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而不分贤愚善恶。出自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 桀犬吠尧造句

    那也何必呢,桀犬吠尧,各为其主。
    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
    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满清遗少的派头,弄得我桀犬吠尧。
    如若一些小民乘机妄议胡言,以致桀犬吠尧,实在有污令名,窃为上公惜之!
    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桀犬吠尧,革命形势如风卷残云。
    你为朝廷立有战功,却遭如此陷害,这官场污浊不堪,泾渭难分,难道此时还不醒悟,继续桀犬吠尧么?
    当初我奉献公之命去伐蒲城,又奉惠公之命去刺杀重耳,这不过是桀犬吠尧,各为其主罢了。
    不免授人以柄,予人口实,则天下以上公为何如人也?如若一些小民乘机妄议胡言,以致桀犬吠尧,实在有污令名,窃为上公惜之!

    汉字详情

    jié [jie]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QAH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QD
    四角: 25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鸡栖的木桩

    鸡栖于桀。——《诗·王风·君子于役》

    (2) 小木桩

    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

    (3) 通“杰”。杰出的人才

    选士厉兵,简练桀俊。——《礼记·月令》

    (4) 又如:桀俊(才能出众的人);桀士(杰出的人)

    (5)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如:桀纣(夏桀和商纣,历史上有名的两个暴君)

    形容词

    (1) 通“傑”。特出,高出

    邦之桀兮。——《诗·卫风·伯兮》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墨子·非命中》

    与其桀相而谋。——《墨子·耕柱》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人主贤则豪桀归之。——《吕氏春秋·功名》

    杰然特起。——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气杰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桀异(特出优异);桀立(耸立);桀出(突然出,高出);桀木(高大的树)

    (3) 凶悍,横暴 。如:桀虏(凶暴的贱寇);桀逆(凶狠暴逆);桀傲(凶暴骄横);桀黠(凶悍狡猾);桀横(凶暴蛮横)

    英文翻译

    chicken roost; ancient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gi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8 [客英字典] ket8 [台湾四县腔] kiet8 [梅县腔] kiet8 [宝安腔] ket8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giet/gyetgʰĭɛt
    quǎn [quan]
    部首: 428
    笔画: 4
    五笔: DGTY
    五行:
    仓颉: IK
    四角: 43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食麻与犬。——《礼记·月令》

    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

    (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

    (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英文翻译

    dog; radical number 94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ken3 [东莞腔] ken3 [台湾四县腔] kien3 [客英字典] ken3 [沙头角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泫先合上聲合口四等khuenx/queenkʰiwen
    fèi [fei]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DY
    五行:
    仓颉: RIK
    四角: 63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2) 同本义

    吠,犬鸣也。——《说文》

    邑犬君吠兮所怪也。——《楚辞·九章》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王符《潜夫论·贤难》

    (3) 又如:吠声(狗叫声);吠日(很少见到太阳的狗,偶尔见到太阳出来就狂叫,喻少见多怪)

    (4) 泛指动物鸣叫 。如:吠哈(哇鸣);吠嗥(野兽嚎叫)

    (5) 恶言攻击 。如:吠尧(喻坏人攻击好人)

    英文翻译

    bark

    方言集汇

    ◎ 粤语:f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ui5 poi5 [台湾四县腔] poi5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oi4 [东莞腔] poi3 [沙头角腔] poi5 [宝安腔] poi3 [陆丰腔] poi6 [海陆丰腔] poi6 pu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廢廢合去聲合口三等byad/bvaybʰĭwɐt
    yáo [yao]
    部首: 336
    笔画: 6
    五笔: ATGQ
    五行:
    仓颉: JPMU
    四角: 50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会意。从垚( yáo),从兀。“垚”是土高,兀( )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 同本义

    尧,高也。——《说文》

    曰若稽古帝尧。——《书·尧典》。马注:“翼善传圣曰尧。”

    尧亦美谥也。——《论衡·须颂》

    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白虎通·号》

    尧者,高也,饶也。——《风俗通·皇霸》

    英文翻译

    a legendary ancient emperor-sa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