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溺

jié nì [ jie ni]
注音 ㄐ一ㄝˊ ㄋ一ˋ

词语释义

春秋时隐者。亦泛指隐士。

词语解释

  1. 春秋 时隐者。亦泛指隐士。

    《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诗之五:“篱边醉傲 渊明 饮,陇上歌随 桀溺 耕。”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此二派者,其主义常相反对,而不能相调和。观 孔子 与 接舆 、 长沮 、 桀溺 、 荷篠丈人 之关係,可知之矣。”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隐者。亦泛指隐士。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宋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诗之五:“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此二派者,其主义常相反对,而不能相调和。观孔子与接舆、长沮、桀溺、荷篠丈人之关係,可知之矣。”

桀溺的国语词典

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孔子游楚时,见桀溺与长沮耦耕,便使子路向他探问过河的渡口。

桀溺的网络释义

桀溺

  • 桀溺春秋时期的隐者。与孔子同时。其避世思想同孔子变革现实的思想相对立,认为社会的黑暗面无法改变.与其从政,不如避世。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他在像洪水一样到处泛滥的坏东西面前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做“避世之士”是当时最好的…种选择。这种“避世之士”的思想同道家知止求退的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其事迹与言论见于《论语·微子》。一为法国汉学家。
  • 汉字详情

    jié [jie]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QAH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QD
    四角: 25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鸡栖的木桩

    鸡栖于桀。——《诗·王风·君子于役》

    (2) 小木桩

    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

    (3) 通“杰”。杰出的人才

    选士厉兵,简练桀俊。——《礼记·月令》

    (4) 又如:桀俊(才能出众的人);桀士(杰出的人)

    (5)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如:桀纣(夏桀和商纣,历史上有名的两个暴君)

    形容词

    (1) 通“傑”。特出,高出

    邦之桀兮。——《诗·卫风·伯兮》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墨子·非命中》

    与其桀相而谋。——《墨子·耕柱》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人主贤则豪桀归之。——《吕氏春秋·功名》

    杰然特起。——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气杰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桀异(特出优异);桀立(耸立);桀出(突然出,高出);桀木(高大的树)

    (3) 凶悍,横暴 。如:桀虏(凶暴的贱寇);桀逆(凶狠暴逆);桀傲(凶暴骄横);桀黠(凶悍狡猾);桀横(凶暴蛮横)

    英文翻译

    chicken roost; ancient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gi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8 [客英字典] ket8 [台湾四县腔] kiet8 [梅县腔] kiet8 [宝安腔] ket8 [客语拼音字汇] kia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giet/gyetgʰĭɛt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X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