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植物
词语释义
野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由人们选择并逐渐培植起来的植物,如粮食作用、蔬菜、果树、供观赏的花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丰富多样的栽培植物和家畜构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2、之后,他确定了七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他描述其为古代农业的发祥地。
3、德斯波密尔博士表示,在可控的室内环境中栽培植物还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比如杀虫剂,除草剂和杀真菌剂的使用都可被减少到最低。
4、药用植物通过收集野生生物种群和栽培植物来提供。
5、昆虫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为栽培植物传播花粉所起的作用。
6、对河南栽培植物野生种系资源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栽培植物野生种系资源有89种,隶属于20科34属。
7、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是严重影响栽培植物生产的非生物胁迫因素。
8、栽培植物多达八十余种;
9、标题利用同工酶研究栽培植物分类及起源中的若干问题。
10、栽培植物与家养动物及其野生近缘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1、上海地区若干种栽培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12、植物生物化学家在研究复杂的酶系时,通常用一种可食用的栽培植物。
13、是在液体培养基中栽培植物而不是在土壤中。
14、许多栽培植物能够产生具属种一级鉴定特征的植物硅酸体。
15、原生植物、栽培植物共1639种。
16、一种有机体,尤指栽培植物,如香蕉,其野生的对应物尚未得知。
17、我们设计系统的一个前景是: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完全封闭能栽培植物的系统。
18、“植物”是指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及其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等;
19、五种栽培植物的染色体核型。
20、人类和动、植物基因组计划的早期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人类以及实验、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遗传连锁图。
21、我当律师确实能挣更多钱,可是我一向都对栽培植物感兴趣。
22、这土地不宜栽培植物。
23、居住绿地与道路绿地中人工栽培植物种类重复率高。
24、栽培植物的计算机管理已成为植物园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
25、教学就像栽培植物,对刺无计可施的园丁也培育不出花。
26、简要评述了我国栽培植物品种分类和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27、科学家正在寻找仅在区域性栽培的植物的有用基因。而CIMMYT已经拥有了一项与当地社区合作的玉米育种项目。
28、作为家花在地中海地区广泛栽培的植物,叶墨绿色有银色斑点,花下垂、白色或粉红色,有反折的花瓣。
29、在飞船中,必须由电脑控制,归集并再利用这些废弃物,把这些废弃物注入到一个含有大量藻类的分解槽之中,将它们制成肥料然后用在飞船上无土栽培的植物园之中。
30、我们栽培的植物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引导者。
栽培植物的国语词典
农作物及园艺植物。
栽培植物的网络释义
栽培植物
野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
栽培植物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筑墙立板)
(2) 同本义
栽,筑墙长版也。——《说文》。古筑墙之法,既度其广轮,先植桢于两头,又植干于两边,而后横施版于干内,以绳束干,实土筑之,一版竣,则层累而上,五版为堵。
庚寅栽。——《左传·定公元年》
里而栽。——《左传·哀公元年》。注:“设版筑也。”
凡土功…水昏正而栽。——《左传》。杜预注:“谓今十月,定昏星而中,于是树板干而兴作。”
(3) 种植
栽,种也。——《广韵》
故栽者培之。——《礼记·中庸》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 又如:栽树;栽莳(栽种,移植);栽接(栽培接种)
(5) 安上 。如:栽排(安排);栽派(安排)
(6) 使固定在竖直位置上(如像、路标、匾) 。如:栽电线杆子
(7) 捏造假证嫁祸于清白无罪的人
哥啊,不要栽人吗?——《西游记》
(8) 又如:栽陷(栽赃陷害);栽上罪名;栽害(诬害);栽人(捉弄人,陷害人);栽划(犹栽诬);栽埋(犹栽赃)
(9) 跌;摔
我何苦叫他栽我一下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0) 又如:栽了一交;栽更头(栽跟头);栽斤斗(栽跟头);栽倒(跌倒、摔倒)
(11) 办某事失败 。如:这趟买卖栽了跟头,赔了两万元
名词
(1)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幼苗
朱草之茎如针,紫芝之栽如豆。——《论衡·初禀》
(2) 又如:桃栽;栽蘖(幼苗。嫩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ai1 [海陆丰腔] zai1 [东莞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宝安腔] zai1 [客语拼音字汇] zai1 [沙头角腔] cai2
◎ 潮州话:z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烖 | 祖才 | 精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tsɒi | cai/zo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咅(
)声。本义: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2) 同本义
培,培敦土田山川也。——《说文》。按,垒土也。
若见垒培。——《国语·晋语》。注:“垒墼曰培。”
故栽者培之。——《礼记·中庸》
凿培而遁之。——《淮南子·齐俗》。注:“培屋后墙也。”
高培则拔。——《吕氏春秋·辨土》。注:“培田侧也。”
(3) 又如:培户(昆虫把土堆在洞穴周围)
(4) 增益;增添 。如:培敦(增加其封地);培堆(层层叠起;堆高)
(5) 培养,教育 。如:栽培(种植;培养);培壅(培养)
(6) 把东西埋在灰、沙中保存 。如:以灰培瓜子;放在沙中培着
(7) 通“凭”(
)动词
凭借、依靠
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2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ui2 [海陆丰腔] po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pui2 [东莞腔] pui2 [宝安腔]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裴 | 薄回 | 並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bʰuɒi | buai/buo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直声。本义: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2) 同本义
植,户植也。——《说文》。按,古门外闭,中竖直木,以铁了鸟关之,可加锁者。
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墨子·非儒》
夏屋宫驾,县联房植。——《淮南子·本经》
(3) 木柱
于四角立植而县。——《考工记·匠人》注
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植皆为通舄。——《墨子》。
(4) 引申为支柱,柱本
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淮南子·览冥》。注:“谓材也。”
君子谓坚能用法矣,法者国之植也。——明· 冯梦龙《智囊补》
(5) 特指筑城墙两端所竖的木柱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周礼·夏官·大司马》
(6) 又指悬挂蚕箔的柱子
槌,宋、 魏、 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植。——《方言》
(7) 植物,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 。如:植保(植物保护);植株(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植物体);动植物
(8) 通“志”(
)。志向上无固植。——《管子·法法》。注:“植,志也。”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9) 姓
动词
(1) 栽种;种植;生长
植,种也。——《广雅·释地》
我有田畴,而子产植之。——《吕氏春秋·乐成》。注:“植,长也。”
东西植松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杂兰植桂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
所手植也。
种植之利。——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植秀(种植花木);植林(植树造林);植治(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植养(培植);植成(长成);植柳(插柳)
(4) 移植 。如: 植皮(移植皮肤);植移(移植)
(5) 立;树立
令获者植旌。——《周礼·田仆》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植杖而耘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植刃道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植行(谓所立的品行);植志(立志);植弓(立身);植表(树立标竿);植品(树立人品,培植好的品质);植德(立德);植操(树立志向操行)
(7) 建立
其实皆植党营私,为蠹国害民之事。——顾炎武《日知录》
(8) 又如:植学(立学);植言(立言);植礼(建立礼仪制度);植义(植意;立意)
(9) 竖立
诸侯必值耳。——《淮南子·人世间》
(10) 又如:植发(头发竖起);植发冲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植鳍(竖起的鱼鳍)
(11) 通“置”(
)。安放,放置植璧秉珪。——《书·金縢》。疏:“植,古置字。”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天下之势倒植矣。——贾谊《威不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it8 [台湾四县腔] tsiit8 [客英字典] chit8 [陆丰腔] chit8 [东莞腔] tsik8 cit8 [海陆丰腔]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宝安腔] cit8
◎ 潮州话:sêg4(sek) [澄海、饶平]sig8(sî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值 | 直吏 | 澄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ɖʰĭə | drih/dio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动词
(1) 选择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物 | 文弗 | 明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mĭuət | myot/mi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