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由

gēn yóu [ gen you]
注音 ㄍㄣ 一ㄡ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根由 gēnyóu

(1) 根源。原因

追问根由
他他他,怀着几年的怨恨,倚着盖世的才名,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元曲选·郑廷玉·楚昭公》
cause;origin

词语解释

  1. 缘故;来历。

    唐 元稹 《弹奏山南西道两税外草状》:“积习多年,成此乖越,然在长吏,合寻根由。”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二折:“倚着这盖世的才名,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当初许他的时节,并不曾查访根由,只説他是头婚正娶。”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 李四爷 见到 祁老人 ,像见了亲兄弟,把前前后后,始末根由,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引证解释

⒈ 缘故;来历。

唐元稹《弹奏山南西道两税外草状》:“积习多年,成此乖越,然在长吏,合寻根由。”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倚着这盖世的才名,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
清李渔《奈何天·软诓》:“当初许他的时节,并不曾查访根由,只説他是头婚正娶。”
老舍《四世同堂》五七:“李四爷见到祁老人,像见了亲兄弟,把前前后后,始末根由,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根由的国语词典

来历、缘故。

根由的网络释义

根由

  • 根由,汉语词汇。
  • 拼音:gēn yóu
  • 释义:缘故;来历。
  • 根由的翻译

    英语: the whys and the wherefores, the detailed story, root cause
    法语: les tenants et aboutissants, cause

    根由造句

    我看这事的根由得等事过境迁以后,再来慢慢向他说明。
    美丽愿景人人所求,虽然不在眼面前儿,但她不是没根由的,或可在今天基础上实现,故须“把握今天”。
    也是,大少爷是将军的长子,自幼天赋惊人,根由将军及长老的知道,年纪轻轻就一身高级大武士的境界,可是说到二少爷,那你的消息就落伍了。
    当轧制一根由许多钢坯焊成的无限长钢坯时,就会大大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只要你在接受这种不幸时稍有违抗之意,那它就只能给你带来耻辱。要是你把它看做是上帝恩宠的表示,看作是因为见你双肩强壮,足以承受,才赐予你佩戴的一枚十字架,那么它就不再是你痛苦的根由,而会成为你幸福的源泉。
    他熬费苦心地描绘了这次野餐的根由。
    是我害死了你,我是罪恶的根由。
    公子遂将初遇杜十娘,如何相好,后来如何要嫁,如何借银讨他,始末根由,备细述了一遍。
    水有源,树有根。凡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根由,它的原委,它的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反之,有果必有因。甲午战争自然不能例外。
    我们试图通过历史的角度来还原真相,全面梳理日本领土争端的来龙去脉、始末根由,或许能从中找到破解之道。
    见到秦焰,薛敬臣把事情的始末根由原原本本告诉了秦焰,最后,薛敬臣叹了一口气“我就真不知道这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就真不要命了吗?”。
    刚刚为宋国之不幸哭毕,又详细追问少帝及庐陵王被杀的原本根由,悲哭呜咽,旁边群臣莫能仰视,傅亮又惊又窘,流汗浃背,口不能言。
    英雄点燃一根由灵草草因卷成的卷烟一口吸尽,感受着浓烈刺肺的灵烟在体内翻滚,他每一个毛孔都扩长了,一层簿簿的污垢被逼了出来,随后就蒸发在空气中。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宿世根由,一朝觌面,非惟子不能无我,我亦不能无子。
    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为了防止放射物泄漏,核燃料被放在一根根由金属锆包壳密封元件棒中,元件棒构成的堆芯放置在压力容器里,外面还有安全壳和建筑物。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意思是:善于消除灾祸的人,总是先查找其根由;善于调理疾病的人,总是先断绝疾病的源头。比喻解决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行根治。
    细叶榕为高大、扩展广阔的常绿乔木,具有无数纤幼成流苏状的气根由枝条下垂,生长缓慢,具有阔大浓密树冠。
    思索,是愚变智的钥匙;不思,是智变愚的根由。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

    汉字详情

    gēn [ge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AV
    四角: 47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艮( 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2)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 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6) 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7)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8) 痼疾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9) 又如:根疵(痼疾)

    (10)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11)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12)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 。如:硫酸根;氨根

    (13) 延续后代的子孙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14)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动〉?

    (1) 植根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 元好问《出京》诗

    (2)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3) 杜绝;根除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4) 又如:根株

    (5) 根究;追究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 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6)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7) 通“跟” 。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量词

    (1) 用于条形物 。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2)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

    英文翻译

    root, base(d on);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gi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en1 gin1 [宝安腔] gen1 [客语拼音字汇] gen1 gin1 [客英字典] gin1 [海陆丰腔] gin1 gen1 [台湾四县腔] gin1 ge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痕平聲開口一等kənkon
    yóu [you]
    部首: 521
    笔画: 5
    五笔: MH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W
    四角: 50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3) 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4) 经,由

    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6) 行走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 通“以”( )。用

    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8)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9) 任用

    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传》

    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汉书》

    (10) 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11) 听凭;听任

    若赛锦,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水浒传》

    (12) 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性(任凭心意)

    (13) 遵从;遵照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14) 又如:由文(遵循礼仪);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礼(遵循礼教)

    (15) 游玩 。如:由衍(游行衍溢。纵情游乐);由敖(游乐);由喜(游戏);由由(愉悦)

    (16) 蹈行;践履

    隘与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

    名词

    (1) 原由;缘故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史记》

    (2) 又如:由状(原由与情况);由缘(缘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3) 来源;开头

    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汉· 王充《论衡》

    (4) 又如:由历(起始和历程);由趣(来历;由末);由绪(来历;来由)

    (5) 机缘;机会

    某也愿见,无由达。——《仪礼》

    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周书》

    (6) 法式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小雅·宾之初筵》

    (7) 途径;办法

    圣武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管子》

    (8) 又如:无由(没有门径,无从)

    (9) 姓。如:由吾(复姓)

    (1) 因为;由于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号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之,动词,到)。——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由以(因而)

    介词

    (1) 自,从…(表示起点)

    由,自也。——《尔雅》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来(自始以来);由忠(由衷)

    英文翻译

    cause, reason;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2 [东莞腔] jiu2 [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宝安腔] ju2 (jiu2) [陆丰腔] jiu3 [梅县腔] j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ĭəuju/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