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

jiào yàn [jiao yan]
繁体 校驗
注音 ㄐ一ㄠˋ 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校验 jiàoyàn

(1) 校正并测试检验

check

词语解释

  1. 核对查考;比较验证。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汲冢书﹞竹简漆书科斗文字,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 唐 司空图 《华夷图》:“煨烬所残,尚存 贾僕射 方域之志,披图校验,成败可知。” 克非 《春潮急》七:“买牛而要把犁头扛来当场校验,不仅在 踏水桥 ,即在全县四十八个乡镇的历史上也算得是空前之举。”

引证解释

⒈ 核对查考;比较验证。

唐李绰《尚书故实》:“﹝汲冢书﹞竹简漆书科斗文字,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
唐司空图《华夷图》:“煨烬所残,尚存贾僕射方域之志,披图校验,成败可知。”
克非《春潮急》七:“买牛而要把犁头扛来当场校验,不仅在踏水桥,即在全县四十八个乡镇的历史上也算得是空前之举。”

校验的网络释义

校验

  • 校验(ECC),是一个数学术语,读音为jiào yàn,是数据传送时采用的一种校正数据错误的一种方式,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
  • 校验造句

    主机和测试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奇偶校验设置。
    英舰的目标主要击中在停泊在防波堤之后、因视线不良难于还击的法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身上,利用提前起飞的几袈飞机进行射击校验,命中率相当高。
    第一章简要介绍互感器校验仪的发展和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奇偶校验实验证明了该神经网络芯片具有在片学习的能力。
    串口调试终端的设置波特率,一个停止位,无校验位。
    作用于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角噪声是影响反舰导弹精度的重要随机因素,对其进行建模和校验是必要的。
    除了那些重复代码之外,我们还要另外测试新的校验行为。
    与它您可以轻松地创建校验文件和核实他们的完整性,在未来的。
    同时,根据报文的结构特点、传送方式和校验模式,进行编码、译码软件的设计,完成报告解析部分的程序编写。
    设计了基于蓝牙无线技术的远距离控制电能表现场校验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软硬件实现及通讯协议。
    如果需要,那么在需要时候也能够校验出响应值并且作为异常抛出。
    由于信息码元与校验码元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对每一种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均进行了讨论。
    主管的指导下的测试设备的点检和周期性校验。
    同时,项目向领域专家们展示了数据检索和校验软件,项目团队仍在继续定义和开发系统的业务规则。
    梗概介绍了电能表智能校验台的设计原理,硬件和软件的构成。并叙述了用语言处理汉字的专用库函数。
    纠单错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成矩阵来进行编码,利用校验矩阵来进行查错和纠错。
    一种带有校验位的数,在一个数从一个媒体或单元传送到另一媒体或单元后,校验位用于校验此数正确与否。
    而且在码率比较大的情况下,比规则低密度校验码的性能更为优越。
    该仿真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设置,合成不同的整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校验,实现汽车动态模拟驾驶的可视化视景仿真,用来模拟汽车运动情况。
    通过设置发送并接收消息:可以设置端口,波特率,奇偶校验等参数。

    汉字详情

    xiào,jiào [xiao,jia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U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YCK
    四角: 40948

    详细解释

    jiào

    名词

    (1)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

    屦校灭趾。——《易·噬嗑》。

    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

    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2) 栅栏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3)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4) 校样 。如:一校;二校

    (5)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

    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6)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7)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卫青传》。注:“校者,营垒之称。”

    五校大夫。——《战国策·中山策》。注:“军营也。”

    (8) 又如:校队(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校联(谓营垒相联);校骑(骑兵队伍);校垒(营垒)

    动词

    (1) 订正,改正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

    (2) 又如:校稿子;校一本书;校书(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古代还指有文才的妓女);校理(校勘书籍而加以整理;唐宋官名。掌理校勘整理袐府藏书之事);校缀(将散佚的书籍加以校对整理,连缀在一起)

    (3) 考核,考察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4) 又如:校度(考察衡量);校官(古代专司探察情事的官吏);校事(三国时魏、吴均设校事,为皇帝刺探臣民的言行);校比(调查户口、财物;考核评定);校贯(核点经费);校数(数计)

    (5) 较量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6) 又如:校兵(交战);校武(考较武艺);较勇(较量勇力);校埒(比武场);校射(比试射技和武艺);校能(比试才艺);校棋(切磋棋艺)

    (7) 对抗;抗衡

    韩 魏之强,足以校于 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 德国,示威胁 俄, 俄不敢校,而 塞卒吞声。—— 梁启超《欧战蠡测》

    (8) 计较;考虑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 欧阳修《寄圣俞》

    (9) 又如:校怨(计较怨仇);校计(犹计较);校竞(犹计较);校短推长(校短量长。谓衡量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10) 装饰 。如:校饰(装饰);校具(装饰的物品);校体(装扮自己)

    (11) 计算 。如:校计(计算,核算)

    (12) 另见 xiào

    xiào

    名词

    (1) (形声。从木,交( jiào)声。(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2) 学堂,学校

    校,教学之宫。——《集韵》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郑人游于幺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 郑国谓学为校。”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汉书·平帝纪》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3) 又如:校序(古代称学校);校室(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校学(学校)

    (4) 在将之下尉之上的军官 。如:校官

    英文翻译

    school; military field offic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3 haa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宝安腔] gau3 [客英字典]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au4 [海陆丰腔] gau3 gau5 [梅县腔] gau3 [陆丰腔] gau5 [梅县腔] gau3
    ◎ 潮州话:hao6(hău) ga3(k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敎去聲開口二等ɣaughrauh/heaw
    yàn [yan]
    部首: 320
    笔画: 10
    五笔: CWG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OMM
    四角: 7811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佥( jiǎn)声。本义:马名)

    (2) 同本义

    验,马名。——《说文》

    (3) 证据;凭证

    何以为验。——《史记·晋世家》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史记·商君列传》

    (4) 又如:验左(佐证;证据)

    (5) 效验,灵验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6) 又如:验方(有效验的药方);明效大验(极为显著的效验)

    (7) 征象;征兆

    黄为物熟验,白为人老效。——《论衡》

    动词

    (1) 检查;检验

    亦验其辞于正前。——《战国策·齐策》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填行论》

    验之以事(用事实验证它)。——《后汉书·张衡传》

    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验:检验,证明)。——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历验各种僵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验煤;验金;验护照;验数(查数);验复(复查);验实(检查核实);验试(检查试验);验解(查实后解送);验票(查单据、票证)

    (3) 试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史记·秦始皇本纪》

    英文翻译

    test, examine, inspect; verify

    方言集汇

    ◎ 粤语:jim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