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芑
注音
ㄍㄡˇ ㄑ一ˇ
词语释义
枸杞。
词语解释
枸杞。
《礼记·表记》“《诗》云:‘丰水有芑’” 唐 孔颖达 疏:“芑,枸檵,《尔雅·释木》文, 孙炎 云:‘则今枸芑也。’”
引证解释
⒈ 枸杞。
引《礼记·表记》“《诗》云:‘丰水有芑’” 唐孔颖达疏:“芑,枸檵,《尔雅·释木》文, 孙炎云:‘则今枸芑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ōu
名词
盘错的树根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有木,青叶紫茎,…,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山海经》
形容词
(1) 通“钩”。弯曲
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2) 另见
jǔ
名词
(1) 植物名,即蒌叶 。胡椒科,藤本,近木质。叶互生,大而厚,卵状长圆形。浆果肉质,绿黄色,叶可入药。如:枸酱(即“蒟酱”);枸橼(即“香橼”)。枳枸,即拐枣
南山有枸。——《诗·小雅》
(2) 另见
gǒu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kind of aspen found in Sichuan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geoi2
◎ 客家话:[梅县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海陆丰腔] kieu3 gi3 [客英字典] geu3 geu1 gi1 [宝安腔] giu3
◎ 潮州话:ge2(kúr) [潮阳]gu2 (kú) ,gao2(káu) gao1(kau)
◎ 客家话:[梅县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海陆丰腔] kieu3 gi3 [客英字典] geu3 geu1 gi1 [宝安腔] giu3
◎ 潮州话:ge2(kúr) [潮阳]gu2 (kú) ,gao2(káu) gao1(k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鉤 | 古侯 | 見 | 侯 | 平聲 | 尤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ku/kou | k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种良种谷子,白芑 。也叫白粱粟
芑,白苗。——《尔雅》
芑,白苗嘉谷也。——《说文》
维糜维芑。——《诗·大雅·生民》
(2) 有机化合物环己间二烯的简称 。分子式 C 6 H 8
(3) 野菜之一种,味苦。
(4) 通“杞”。木名,枸杞
其下多荆芑。——《山海经·东山经》
英文翻译
white mille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he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3 [台湾四县腔] hi3 ki3 [海陆丰腔] hi3 ki3
◎ 潮州话:k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3 [台湾四县腔] hi3 ki3 [海陆丰腔] hi3 ki3
◎ 潮州话: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起 | 墟里 | 溪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kʰĭə | khix/qi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