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项

jiā xiàng [ jia xiang]
繁体 枷項
注音 ㄐ一ㄚ ㄒ一ㄤˋ

词语释义

上枷于颈。谓拘禁。

词语解释

  1. 上枷于颈。谓拘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直谏奇刑》:“﹝ 李忠文 ﹞至 正统 中,又以忤 王振 枷项。寻得释,告归。”

引证解释

⒈ 上枷于颈。谓拘禁。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直谏奇刑》:“﹝李忠文﹞至正统中,又以忤王振枷项。寻得释,告归。”

枷项的网络释义

枷项

  • 枷项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将犯人枷项后绑在衙门之前或闹市之中示众,又是一种残酷的刑罚。
  • 汉字详情

    jiā [ji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LKG
    五行:
    吉凶:
    仓颉: DKSR
    四角: 46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连枷。脱粒用的农具)

    (2) 同本义(农具名)

    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过穗而出其谷也。——《释名·释器用》

    (3) 刑具名 。旧时一种方形木质项圈,在东方国家使用,以套住脖子,有时还套住双手,作为惩罚

    枷,枷锁。——《广韵》

    凡死罪枷而拳,流罪枷而梏。——《隋书·刑法志》

    (4) 又如:枷杻(刑具。木枷和手铐);枷梢(刑具。枷板);枷棒(枷和木杖);枷楔(上枷和楔手指的刑罚)

    (5) 通“架”。支持或置物的用具,衣架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衣架)枷。——《礼记·曲礼上》

    动词

    (1) 枷住,上枷

    枷天狗,緤坟羊。——马融《广成颂》

    (2) 又如:枷号(把木枷枷上,标明罪状,号令示众);枷示(上枷示众);枷杖(上枷并杖责);枷革(处于枷刑并予革职)

    英文翻译

    cangue scaffo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 客家话:[梅县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ka2 [客英字典] ga1 [陆丰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ka2 [宝安腔] ga1
    ◎ 潮州话:g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求迦戈三開平聲開口三等gʰĭɑgia
    xiàng [xiang]
    部首: 616
    笔画: 9
    五笔: AD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BO
    四角: 111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 同本义

    项,头后也。——《说文》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

    (3) 又如:项髻(挽发髻于颈后);项窝(脖子后部的凹处)

    (4) 泛指人颈

    老魔将芭蕉扇插在后项衣领。——《西游记》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项头(头与脖项);项领(指颈部);项缩(缩颈。形容畏惧的样子)

    (6) 代数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 。如:内项;外项

    (7) 款项 。如:进项;欠项;出项;项头(项目)

    (8) 春秋时国名 。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9) 冠的后部

    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客。——《仪礼·士冠礼》

    (10) 姓

    量词

    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如:八项注意;下列各项;一项任务;援引该法律的第六条第三款第二项

    英文翻译

    neck, nape of neck; sum; funds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