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把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方言。搀扶。如:老太太被姑娘们架把着走进来。
引证解释
⒈ 方言。搀扶。
例如:老太太被姑娘们架把着走进来。
架把的网络释义
架把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棚架)
(2) 同本义
葡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齐民要术·种桃》
(3) 搁置或支持东西的用具
借书满架。——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十字架;三脚架;架桩(原指吃完鸡鸭剩的骨架,江湖暗语指人的尸体);架阁(官署中用以保存公文案卷的木架;借指耽搁,放在一旁不管)
(5) 框架 。如:屋架;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浮于水面的农田);架格(架子,构架);架构(间架结构)
动词
(1) 建造;搭设;支撑
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
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架大炮击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架挂(架设,悬挂);架屋叠床(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架造(建造);架构(构筑,建造)
(3) 搀扶 。如:架把(方向。搀扶);架逃(搀扶着逃走)
(4) 超越,凌驾
大略驾群才。——李白《古风》
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钟嵘《诗品》
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
(5) 又如:架景(高耸层叠的景象);架殿(层出高耸的宫殿)
(6) 用强力拖拉;绑架 。如:架票(绑票);架落(挟持;怂恿);架弄(硬拖硬拉)
(7) 驾驶;驾御 。如:架海(驾海。犹航海);架羊(以羊驾车)
(8) 争吵 。如:打群架;吵架
(9) 捏造,虚构 。如:架诳(说谎);架弄(哄劝;摆弄);架言(假说;谎称);架谎(捏造言词说谎话)
(10) 挡架,不让进入
举起一根满堂红,架住宝刀。——《西游记》
(11) 又如:架隔(架隔遮截。伸手阻拦);架数(招数;技法);架手(架势;出手);他一刀砍来,我拿枪架住
量词
(1) 两柱之间为一架
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新唐书》
(2) 用于由某些机件构成的或有支架的物体。如:一架飞机;五架照相机;三架电风扇
鸟鸣声 。如:架架格格(
鸟鸣声);架犁(鸟名。以其叫声而名)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a5 [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东莞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駕 | 古訝 | 見 | 麻二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krah/keah | k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把 | 愽下 | 幫 | 麻二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x/peaa | 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