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润

kū rùn [ ku run]
繁体 枯潤
注音 ㄎㄨ ㄖㄨㄣˋ

词语释义

枯竭或丰沛。

词语解释

  1. 枯竭或丰沛。

    清 戴名世 《与洪孝仪书》:“盖其气有时而盛哀,其思有时而枯润。”

引证解释

⒈ 枯竭或丰沛。

清戴名世《与洪孝仪书》:“盖其气有时而盛哀,其思有时而枯润。”

枯润的网络释义

枯润

  • 枯润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枯竭或丰沛。
  • 汉字详情

    [k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G
    五行:
    仓颉: DJR
    四角: 449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胡平聲開口一等kʰukho/qu
    rùn [ru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UGG
    五行:
    吉凶:
    仓颉: ELSG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 闰( 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2) 同本义

    润,水曰润下。——《说文》

    润,渍也。——《广雅》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雨润万物。——《论衡·雷虚》

    温润而泽。——《礼记·聘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4) 修饰,使有光彩

    润,饰也。——《广雅》

    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5)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色修改)

    (6) 使得到好处,扶助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汉书》

    形容词

    (1) 潮湿

    衣润费垆烟。——宋·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

    (2) 又如:润肺爽口(痛快;酣畅);润浸(浸湿;浸透);润溽(湿润);润滋滋(润湿的样子)

    (3) 细腻光滑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润气(光泽);润腻(光滑细腻;润泽细腻)

    名词

    (1) 雨 。如:润气(水气)

    (2) 恩惠 。如:润泽(恩泽)

    (3) 沾益,利益;财物 。如:外润;利润;润利(犹获利);润槖(丰润口袋。谓收受贿赂)

    (4) 润水 。淮河支流。在今安徽省西北部。发源于临泉县,东南流至润河集入淮,今称润河

    (5) 古州名

    (6) 隋置。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7) 辽置。治海阳,故城在今秦皇岛市西北部

    英文翻译

    soft, moist; sleek; freshen

    方言集汇

    ◎ 粤语:j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