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guǒ bù qí rán [ guo bu qi ran]
注音 ㄍㄨㄛˇ ㄅㄨˋ ㄑ一ˊ ㄖㄢ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果不其然 guǒbuqírán

(1) 见“果然”

really;just as one would expec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成语用法

果不其然紧缩式;作谓语、分句;指果然不出所料。

引证解释

⒈ 谓果然不出所料。

《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説:‘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
老舍《骆驼祥子》七:“我就早知道吗,他一跑起来就不顾命,早晚是得出点岔儿。果不其然!”

果不其然的国语词典

事情的结果与预料相合。

果不其然的网络释义

果不其然

  • 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
  • 果不其然的翻译

    英语: just as expected, told you so
    法语: comme prévu
    俄语: так онó и вышло

    果不其然造句

    我猜得没错,他果不其然到李老师家里去了。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果不其然下雨了。
    我早就说他有出息,果不其然,今年他考上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
    我说他会来的,果不其然,他来了。
    果不其然,港口比比皆是,遗憾的是入港的船却一艘也没有。
    站在门外,就觉得屋内很黯淡,进到里面,果不其然.
    果不其然,受试者透过摇杆就可以准确复制他们所接受的力道.
    感到时间快到了,他移开嘴巴,果不其然引起亚连一声不满的呻吟.
    果不其然,在大约一百万欧元到手后,船员就被释放了.
    果不其然,当市场仍然上涨时,投资者们没有抱怨这些赌约.
    常言道,阎王爷好说,小鬼难缠,县官不如现管,果不其然。
    “果不其然!”哈蒂重重摔下听筒。“真是果不其然啊!”。
    打开203室房门,果不其然,落满灰尘的地面赫然多出一条长长宽宽的印迹,曾经。
    果不其然,小男孩把整碗饭都吃下去了,而且现在他也会自己吃饭,不大需要老师喂了。
    果不其然,音频模块采用的是瑞昱的Realtek。
    果不其然!云门一舞,竟残碎至此,难怪于教坊诸部中被黜落于最下乘了。
    果不其然,现在倒是在心高气傲的柳月梢的身上得到了灵验。
    他突然踱步门外,我紧跟其后,果不其然地坐着倒嗓子,手挥舞着。
    果不其然,战斗的场景用虎入羊群也不为过。
    果不其然,公司里的另一位同事说,这狗得了癞病,活不长的。

    汉字详情

    guǒ [guo]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JSI
    五行:
    仓颉: WD
    四角: 6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2) 同本义

    果,木实也。——《说文》

    艮为果蓏。——《易·说卦》

    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 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

    五果为助。——《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明· 刘基《卖柑者言》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果布(果品与布帛);果馔(果品与菜肴);果谷(果类与谷类);果正(正果。亦指转世);果桌(果卓。摆设筵席用的桌子);草果;荚果;浆果;果瓜(供果用的甜瓜);果茹(瓜果蔬菜);果隋(瓜果);果蔗(一种供鲜食的甘蔗)

    (4) 结果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南史·范云传》附范缜

    敌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该自食其恶果!

    (5) 又如:果验(应验);战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恶果

    (6) 通“祼”( guàn)。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赐宾客饮之礼

    大宾客则摄而载果。——《周礼·春官》

    以待果将。

    形容词

    (1) 果敢,果断

    由也果。——《论语》。苞注:“谓果敢决断也。”

    其身果而辞顺。——《国语·晋语》。注:“谓敢行其志也。”

    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国语·周语中》

    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2) 又如:言必行,行心果;果谲(果敢而多谋的计谋);果直(果敢正直);果烈(果敢刚毅);果侠(果敢仗义);果劲(果敢强劲);果行(果断的行动);果志(果断之志);果勇(果断勇猛);果悍(果断勇猛)

    (3) 通“裸”( luǒ)。赤体。赤露

    东龟曰果属。——《周礼·春官·龟人》

    动词

    (1) 吃饱

    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唐· 柳宗元《赠王孙文》

    (2) 又如:果腹;果足(盘缠;旅费)

    (3) 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副词

    (1) 果然,当真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尔(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

    (3) 究竟,终于,到底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果,假若

    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果能如此

    英文翻译

    fruit; re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gwo2
    ◎ 客家话:[宝安腔] go3 [梅县腔] gwo3 [沙头角腔] go3 [客英字典] kwo3 [海陆丰腔] go3 [东莞腔] go3 [陆丰腔] go3 [客语拼音字汇] go3 guo3 [台湾四县腔] go3
    ◎ 潮州话:guê2(kué) , guan2(kuáⁿ) [揭阳]gua2(kuá)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火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kuax/kuaakuɑ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rán [ran]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QD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F
    四角: 23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njen/rennʑ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