枍诣
繁体
枍詣
注音
一ˋ 一ˋ
词语释义
亦作'枍栺'。木名。
汉宫殿名。
泛指宫殿。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亦作“ 枍栺 ”。木名。《三辅黄图·建章宫》:“枍诣,木名。宫中美木茂盛也。”一本作“ 枍栺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枍栺”。木名。一本作“枍栺”。
引《三辅黄图·建章宫》:“枍诣,木名。宫中美木茂盛也。”
⒉ 汉宫殿名。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经駘盪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
李善注引《关中记》:“建章宫有馺娑、駘盪、枍诣、承光四殿。”
⒊ 泛指宫殿。
引《初学记》卷二四引隋江总《侍宴瑶泉殿》诗:“水亭通枍诣,石路接堂皇。”
唐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仙歌临枍诣,玄豫歷长杨。”
枍诣的网络释义
枍诣
汉字详情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翳 | 於計 | 影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ʔiei | qeh/e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2) 同本义
诣,候至也。——《说文》
诣,进也。——《小尔雅》
未得诣前。——《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
诣,至也。——《苍颉篇》
吏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先主遂诣亮。——《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元济诣 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与鲁肃俱诣 孙权。——《资治通鉴》
(3) 又如:诣阙(亲自到达宫廷);诣门(上门,登门)
(4) 晋谒;造访。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 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5) 又如:诣谒(前往谒见;造访);诣阁(前往朝廷官署);诣阙(赴朝堂);诣见(前往诣见)
(6) 符合
若执事之言政,诣理切情。——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
(7) 又如:诣实(符合实际);诣理(合理)
名词
(1) 所达到的境地
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始与 王夷甫谈,便已超诣。——《世说新语》
夫书画诣绝者,必传无疑。——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 又如:诣极(造诣极深);诣绝(造诣绝后)
英文翻译
reach; achievement, accomplish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6
◎ 潮州话:zi2
◎ 潮州话:z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