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求

gòu qiú [ gou qiu]
繁体 構求
注音 ㄍㄡˋ ㄑ一ㄡˊ

词语释义

谋求。

词语解释

  1. 谋求。

    《红楼梦》第四七回:“只得又各处遣人构求寻觅,终久费了五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女孩子来,名唤 嫣红 ,收在屋里。”

引证解释

⒈ 谋求。

《红楼梦》第四七回:“只得又各处遣人构求寻觅,终久费了五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女孩子来,名唤嫣红,收在屋里。”

构求的网络释义

构求

  • 《红楼梦》第四七回:“只得又各处遣人构求寻觅,终久费了五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女孩子来,名唤 嫣红 ,收在屋里。”
  • 汉字详情

    gòu [gou]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Q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PI
    四角: 479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 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2) 同本义

    冓,交积材也。——《说文》

    构,盖也。——《说文》

    (3) 字亦作“搆”

    大搆驾,兴宫室。——《淮南子·本经》

    筑土构木。——《淮南子·泛论》

    观其结构。——《鲁灵光殿赋》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构木(架木造物);构天(构造天地);构巢(构木为巢);构厦(营造大厦);构第(营造宅第)

    (5) 构成,造成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楚尝与 秦构难,战于 汉中。——《史记·张仪列传》

    (6) 又如:构难(结成怨仇);构怨(结怨);构愁(结怨,结仇)

    (7) 招致,引起

    相(视)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诗·小雅·四月》

    吾闻秦楚构兵。——《孟子·告子》

    (8) 又如:构乱(叛乱);构战(交战);构兵(交兵;交战);构祸(造成祸乱)

    (9) 诬陷,陷害

    宣姜与公子 朔构 急子。——《左传·桓公十六年》

    (10) 又如:构害(谋害,陷害);构抉(搜寻捏造);构死(诬陷而死)

    (11) 挑拨离间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2) 又如:构结(勾结串通);构扇(挑衅扇动);构间(挑拨离间);构合(从中挑拨,使彼此结成嫌隙)

    (13) 连结,交合

    秦楚之构而不离。——《战国策·秦策》

    (14) 又如:构结(勾结);构精(男女交合);构云(连接云天);构致(聚集招致)

    (15) 通“遘”。遭遇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诗·小雅·四月》

    (16) 通“购”。悬赏,收买

    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墨子·号令》

    (17) 又如:构赏(收买悬赏)

    (18) 通“讲”( jiǎng)

    (19) 解释

    是非辐凑,上不与构。——《韩非子·扬权》

    (20) 和解

    已乃知文侯以构于己,乃皆朝 魏。——《韩非子·说林下》

    名词

    (1) 房屋,屋宇,供人居住的木、砖瓦构筑物

    近因顶有新构,遂称此为寺云。——《徐霞客游記》

    (2) 业绩

    顾临兆民,永怀先构。——《南齐书》

    (3) 文艺作品 。如:佳构

    (4) 通“篝”( gōu)。篝火

    夜于丛祠中构火。——《前汉纪.高祖纪》

    英文翻译

    frame, building, stru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kau3

    宋本广韵

    qiú [qiu]
    部首: 434
    笔画: 7
    五笔: FIY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JE
    四角: 43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seek; demand, request; beseech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