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远眺

jí mù yuǎn tiào [ ji mu yuan tiao]
繁体 極目遠眺
注音 ㄐ一ˊ ㄇㄨˋ ㄩㄢˇ ㄊ一ㄠ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成语用法

极目远眺作谓语;指尽眼力所及眺望远方。

极目远眺的网络释义

极目远眺

  • 极目远眺,读音为jí mù yuǎn tiào,汉语词语,指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 极目远眺造句

    极目远眺,江峡如天际银河奔流东去。
    我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海上日出的景象。
    如今城市建设,大气污染,极目远眺已经变成奢望。
    疲劳时极目远眺,俯瞰车流,如银河倒挂。
    极目远眺,真是尺幅千里,秋色弥望,一派富庶祥和气象。
    美丽,总在极目远眺的远方。
    海风日夜吹袭孤独的海岸,连绵险峻的悬崖峭壁,极目远眺大西洋。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海洋十分辽阔,他们极目远眺无边无涯.
    大熊眼睛一睁,极目远眺,褐蓝色的眼瞳深不见底,“看来,还是躲不过………”。
    夜明峰已经没有精力在去找高辛的晦气了,他极目远眺不由得一阵心颤。
    海风轻轻的扶着他的衣襟,一双如墨的黑瞳,极目远眺。
    可极目远眺,远处的天空边缘,却有一抹凄艳的血红之色。
    宋紫妍嘟着嘴,极目远眺,有些失望地说。
    冰反手抓着匕首,极目远眺:“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怪物前面的那个家伙吗?”。
    最后,我们终于渐渐慢了下来,让我和艾米莉在摩天轮的最高处极目远眺。
    极目远眺之处,风卷云涌,尘嚣四起。
    柳生宗彦向着极目远眺的颜海天道。
    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极目远眺,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何去何从还真的令人纠结。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E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NHE
    四角: 47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词

    (1) 最,非常,狠,满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动词

    (1) 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形容词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英文翻译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k6 kap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輒葉B入聲開口三等鹽Bgʰĭɛpgiep/gyep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
    yuǎn [yu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QP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MU
    四角: 313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动词

    (1) 离开;避开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名词

    (1) 偏僻之地;远方 。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英文翻译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

    tiào [tiao]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IQN
    五行:
    仓颉: BULMO
    四角: 620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兆声。本义:斜视)

    (2) 同本义

    眺,目不正也。——《说文》

    袤眺旁剔。——晋· 潘岳《射雉赋》

    流目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

    (3) 往远处看

    高望而远眺。——《孔子家语·辨乐》

    眺莲花诸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再眺山下。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谢灵运《登池上楼》

    (4) 又如:眺注(犹言凝神远望);眺瞻(远望);眺瞩(登高远望)

    (5) 跳

    老生这两日耳热眼眺,好不放心也啊!——明· 朱有炖《清河县继母大贤》

    名词

    眼睛

    这须发倒翻,双眺凶睅。——清·佚名《亡国恨》

    英文翻译

    look at, gaze at, scan, survey

    方言集汇

    ◎ 粤语:ti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u5 diau5 [客英字典] tiau5 diau5 [海陆丰腔] tiau5 diau5 [梅县腔] diau5 [宝安腔] diau5 tiau5 [客语拼音字汇] ti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弔去聲開口四等theuh/thewtʰieu